马姝雅沉默良久,内心挣扎不已。搜索本文首发: 如文小说网 ruwen.net
她本以为,自己已经无须再依靠任何人,可如今才发现,身在后宫,竟连与人划清界限的自由都没有。
她看着花棠棣那淡淡的微笑,眼中闪过一丝冰冷:“如果你想用父亲要挟我一辈子为你做事,便赶紧打消这个念头吧。如果我写信劝说,父亲也未必不会辞去教习先生的职位。有澄王作保,哪怕是花家也奈何不了他。”
“你说这话,自己心里有几成把握?”花棠棣轻笑着,“不过,我也没打算为难你。你我不过是各有所求,彼此成全罢了。太后过去颇为疼爱我,我只是想成全她一次,算是让她失望的补偿吧。”
马姝雅稍微一想,便明白了其中关窍:
“你是想等太后一派的新人上位,把你从这暗无天日的梨芳庭里赦出来?”
“孺子可教也。”花棠棣轻轻一笑,视线在马姝雅脸上不经意扫过,轻声道,“所以说,那两个新入宫的——一个姓叶,一个姓徐的,你可要用心帮衬着些。帮她们,也是帮你自己。她们往后若是飞黄腾达,自然不会忘记你的恩情。”
马姝雅细思想来。徐霰雪和叶昔微一个是定国公之女,一个是吏部尚书之女,身后皆有权势背景,就算不登上后位,与她们结交也是百利而无一害。如今宫中局势风云变幻,若是能够扶持这二人一把,将来她们若得势,自己也算是有了可靠的盟友。
她沉默片刻,终是低声应道:“我会尽力的。”
......
夜色深沉的永宁殿。
秦奉安坐在书案前,面前摊着厚厚的奏折,烛火摇曳,映得他眉间愁绪更深。
他看着眼前的呈文,却始终心不在焉,时不时地叹一口气,目光飘向殿外漆黑一片的夜色。
“陛下,不如去紫宸宫陪陪娴妃娘娘?”一旁侍立的张公公,看出皇帝心中的沉闷,终于忍不住轻声劝道,“娘娘有了身孕,想必也盼着见您。”
秦奉安微微摇头:“不必了。母后自作主张,安排新人入宫,理由却又让我无法反驳。寡人现在不想去后宫,去了,恐怕心里更烦。”
张公公沉默下来,只能继续小心侍奉,轻轻在一旁续上温茶。
秦奉安看着那茶盏,沉默片刻,缓缓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般道:
“母后的心思,早已昭然若揭。她扶持那些新人入宫,根本不是为寡人分忧,分明是为了自己的母家权势。她这样一意孤行,总有一天,我们彼此会连基本的母子之情都无法维护......”
说罢,他低下头,眉眼间流露出一丝疲惫与无奈,手指缓缓抚上那茶盏,却久久没有端起。
“她就那么看重母家在宫中的权势吗?”秦奉安喃喃自语,“若真如此,她不该如此急躁。”
张公公听到这话,连口大气都不敢出,却听到秦奉安问道:“听闻后宫传言,太后这么做是想逼迫寡人立后。你觉得旁人的推测,有几分可信?”
“陛下,您......是在问小的吗?”
张公公作势扫试了一圈四周——殿内只有他和皇帝。
秦奉安不耐烦道:“废话,难不成永宁殿还有鬼了?”
“这......陛下,恕小的愚钝,哪里懂得什么人才选用啊......”张公公小心斟酌着言辞,微微躬身,恭敬地说道,“不过,小的却觉得,后宫若不论出身,只要有贤德之人能得陛下的心意,立为皇后,群臣应当不会反对吧。”
秦奉安听了这话,微微一怔,目光从桌案移向张公公,似乎在细细琢磨他这番话的含义。
张公公见状,继续低声道:“毕竟皇后之位,不仅关乎宫中礼法,更是要为天下母仪。若能得一位贤德、端庄,又深得陛下真心之人,这后宫自然也能稳固如山。群臣即便有微词,也无非是表面应付罢了。陛下英明,必能一锤定音,震慑群臣。”
他顿了顿,偷眼瞧了瞧皇帝的神情,继续轻声道:“况且......自古以来,真正能够得陛下心意的后宫之主,才是天下人所仰望的母仪之典。如此,不论什么出身,臣民们自会敬服,太后若见陛下坚决,也难以多说什么。”
秦奉安陷入沉思,手指轻轻敲击着案几,目光幽深。片刻后,他缓缓点头,微笑道:“说得有理。”
张公公见皇帝神色稍缓,连忙低头附和:“陛下英明,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