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地疼爱着小涛,但对小璐,他也没有表现出任何差别,毕竟一个孙女一个孙儿,两个都很完美啊。
爷爷背上小涛之后就在前面走,而小璐那时候比小涛稍微大点,当然就不需要人背,看见在爷爷背上嘿嘿傻笑的小涛,小璐就跟在后面做鬼脸嘲笑小涛的没用。
到了茅屋里后他们要歇好长时间才缓过劲儿哩。这时候奶奶就会忙活着赶紧做好吃的面条,爸爸则是挖完药材到下午时分就赶着马儿下山去了,小涛和姐姐就会住下来,有时候还住个大半月呢。
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小涛和姐姐就和这高山,这黑土地有了感情了。
这山周围都是开阔的草坡,也没有什么危险的陡崖,所以姐弟两一天要去好多地方看风景呢。
那时姐姐上了一年级,而小涛还没上学,但他们就对大自然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好奇心了。他们戴着爷爷的鸭舌帽,穿着奶奶的黑马褂,再穿上小雨靴,手里再拄个拐杖,活像个小老人一样,直逗的奶奶捧腹大笑。他俩要么去沙柳丛里去捉山鸡,要么去山顶上追赶牛群,要么去山顶的草坡上采一篮白白的蘑菇,要么去石崖上摘一大筐好吃的野菜,又或者去未知的陌生的地域挖一些药材(当然全部是靠姐姐一个人挖,小涛蹦来蹦去负责在地上找),等药材积攒得差不多了,他们就去尤世虎家里卖掉,卖药材换来的几元钱他们就给爷爷奶奶买些点心吃。
爷爷奶奶住在这里,吃水是很大的问题,以前都是奶奶带着他两去山那边遥远的深沟里去背水,奶奶背着,他两在前面采各种好看的野花,各种各样的山蘑菇,回来就给爷爷炫耀。爷爷苍老而慈祥的脸上也露出惊讶的表情配合他们——其实他在这里生活了十多年了,什么东西没见过。不过这山上也到处都是好吃的,各种鲜嫩的野菜,肥胖洁白的蘑菇,偶尔运气不错的时候还会碰见一大窝山鸡蛋——这可够吃好几天的了。
他两心疼奶奶,在没水的时候就叫嚷着自己要去背水,虽然最多也就背来五斤或十斤水,但奶奶也就只好由着他俩。
他们从小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不仅有着这样独特的童年,而且从小就聪明伶俐,对陌生的山崖,陌生的植物充满了好奇。去背水的路上,四处皆见苍松翠柏,奇峰怪石,灿烂山花,嘤嘤鸟语,有时候他俩对着山崖的回音都要站在那琢磨很久——万一里面真的是奶奶所说的孙悟空的回音呢?
姐弟两一直在路上玩到饿的时候,才想起该回去了。回来后奶奶也早已把饭做熟了,并且也要夸一夸他俩的厉害。
后来,他俩上了小学直至初中,而爷爷的胃病也越来越严重了。
爷爷为了省钱,就一直忍着,只能买些药物来维持。后来实在扛不住了,他感觉自己的身体不行了才下山来,结果,去医院检查出的结果是胃癌晚期,已经治不好了。
全家人的心都碎了,可怜的爷爷没有享过几天福,受了一辈子穷,吃了一辈子苦,年轻的时候供父亲读书,鞋都没有一双像样的还漫山遍野的去挖药,最后脚磨得到处是血。那时候生活窘迫,还和奶奶修房子,开荒地,为了田野里的分界线被人打。可以说全家所有的基业都是他扎下来的,而他却没有过一天好日子就病故了。
爷爷去世之后,奶奶就一个人住在山上,因为山里的药材还没有到采挖的时候,那么一大片药材丢了太可惜了。
奶奶岁数大了,再加上悲伤和劳累,身体更加不如以前。那时候小涛已经上到初一,中学就在河坝里的桥洋镇上,小涛一抬头就可以望见远处家乡的那座高山——奶奶一个人就住在那里啊!
那么荒凉的地方没有电也没有水,小涛每逢周五的时候就赶紧买些东西回到家去,到了家以后他就一刻不停地又上山去看奶奶了,相当于他从河坝里要一直走到百草山顶上,将近三个小时爬一座大山他也不觉得累,因为奶奶一个人实在是太可怜了。
这山上都是各个村里的牛群,虽然数量不多但也有一定的破坏力,人们把它们吆上来,到农耕的时候再牵下山去。但可恶的是这些畜生不好好吃草,就爱祸害奶奶的地,奶奶没力气赶走牛群,那茅屋周围的石头围墙自从爷爷去世以后也早已有些破败,失去了效力,根本就抵挡不住这些牲口进来践踏。所以每天傍晚奶奶都要一个人拿着手电筒赶牛,很多时候她都是步履蹒跚地一个人在赶,那些牛也知道这老人追不上自己,一个个尽管在地里祸害庄稼。那么很多次都会出现那样痛心的一幕——夜幕之中,奶奶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