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烽火年代英雄颂 > 第三十一章抗日胜利的约定(2)

第三十一章抗日胜利的约定(2)

在这个季节夜菜虽然老了,也能充饥,这是一个新发现,无疑是根救命稻草。关键时候能救人性“”0命。

还好,这里的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为这里是唐河流域。

唐河两岸而修的。有的地方道路距离河道七八十米,也有的地方距河道十几米,远近不一。

郭子雄等九名同学,有参加八路军,消灭日寇侵略者的坚定决心,

渴了,喝唐河水;饿了,挖野菜讨饭。脚上的血泡一茬接一茬,每走一步,痛得呲牙咧嘴。犹其两位女同学,两只白嫩的小脚,本来就没有走过远路,现在脚上的泡连成了一片,每走一步路,就像针扎一样,痛彻心扉。

就要和唐河再见啦!唐河是要过前面的高山,道路则要翻过这座高山,这座高山就是这条路上有名的“插箭岭”。

在这种情况下,再遇高山,同学们难免有畏惧情绪。有位同学就活跃气氛吟咏道:“啊!山再高,路再扎,九名同学都不怕!”

有名同学称赞道:“不错,继续!”

吟咏者不高兴地道:“你催命鬼呀!得让我喘喘气吧。”

那位同学揭穿道:“是不是还没有打腹稿吧?”

吟咏者做了个鬼脸道:“有门。”

同学们哈哈大笑起来。

有位同学笑着道:“图穷匕见了吧。?”

“工农兵学商,一起来救亡……”许萍和王芳华唱了两声,这也是最好听的嗓音了。

有人喊道:“继续!还没有听过瘾来呢!”

许萍开玩笑道:“你们听着优美动听的歌声,还走不走啦?”

又有同学喊道:“嗨!咱们的校花也学会老王卖瓜啦!”

人们又是一阵哄堂大笑。

这天午后,那到了插箭岭。打听过路人说:这里距涞源城大概四十多里,插箭岭就足有十几里,而且是步步蹬高,道路难走。

这些天一路前行,首先查询的是,这一带有没有日寇出没。避免自投罗网。

涞源城地处交通要塞,是兵家必争之地。短短的两个多月,独立团和日寇在涞源城展开了拉锯式站领。现在究竟谁在驻守?

郭子雄问道:“涞源城现在是谁站领?”

那个过路人说:“去过县城附近,还是日寇占领着。”

大家听后十分沮丧。涞源城若是八路军占领,明天就能赶到了。如果是日寇占领,大家就惨了。还要绕过涞源城,再去广陵、灵邱、蔚县等地寻找。真若如此,他们的参军之路还很遥远。

郭子雄看到大家的情绪低落。就鼓励大家道:“同学们都不要气馁。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他们向前走着,前面又有人走过来。郭子雄迎上去,直奔主题问道:“请问,现在涞源城是八路军驻守?还是日本鬼子驻守?”

这个路人兴高采烈地道:“你算是打听对人了,昨天下午,八路军独立师出动一个营攻打县城,日寇望风而逃,出东门向紫荆关方向溃败。八路军紧追不舍,一路后背枪打得鬼子损失惨重。直至把鬼子追进易县城。”同学们早就围拢过来了。

同学们听得兴致勃勃,津津有味。有同学问道:“八路军有独立团,还有独立师吗?”

那个路人哈哈地笑道:“看起来你们一点耳闻都没有。独立师就是由独立团发展起来的。还不只是发展了独立师,还有骑兵营,通信连、特务连、侦查连;还发展了游击队,县大队等。”

同学们听得目瞪口呆。这短短的两个多月,独立团发展的如此迅猛,真是让人难以置信。

有位同学问道:“大叔,您怎么知道的如此祥细呢?”

大叔瞅着众人端祥了一阵,这些人满面憔悴;脚上的鞋子也张开了嘴,露出了大么哥。这些人怎么看也不像汉奸。就实话实说道:“不瞒你们,我儿子也是最近参加八路军独立师的。参军之前也做了调查,这支部队,确实是支抗日的部队。涞源、广陵、蔚县、灵邱、直至平型关,这一带的百姓们,提起这支部队赞不绝口。部队在哪里驻军,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给老百姓劈柴、担水、扫院子。部队还要向易县、涞水、房山一带发展。”

同学们听着大叔对八路军独立师的赞扬,心里更有底气了。这几天没有白吃这么多苦。更值得高兴是,涞源城就是独立师驻守,就要找到八路军独立师了。心里无比的激动。有种要欢呼雀跃的冲动。

大叔观察着这些年轻人,心里有了猜测,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