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烽火年代英雄颂 > 第六十三章敌人的报复(18)

第六十三章敌人的报复(18)

翌日。

微风和煦,朝阳旖旎。

神娘峰村的村口,儿童团长李大坡,带领儿童团员们,唱抗日歌谣,大家一起咏诵抗日诗歌:

我是中国人,

是中华儿女,

是华夏子孙。

我们是儿童团员,

是祖国的花朵,

是祖国的未来,

我们要爱中国,

我们要爱中华!

我们的祖国,

遭日寇侵略,

已经是伤痕累累千疮百孔,

满目疮痍遍体鳞伤!

愿吾辈之青春,

保卫我们的中国,

捍卫我们的华夏!

儿童团员们咏诵完毕,儿童团长李大坡,开始讲道:“现在马庄据点的鬼子,对我们虎视眈眈,伺机报复。我们儿童团,要提高警惕,绝不能叫鬼子进村!”

李大坡观看了儿童团员们一遍,接着道:“为了加强防备,以前放哨两个人一组,现在四个人一组。付大山,高山杏和这两位团员,你们四个人去东山口。付铁蛋你们四个去西村口。燕山菊你跟我去山顶放瞭望哨。立刻行动吧!其他队员解散,准备下午换哨。”

付大山、高山杏四个人拿着红缨枪向村东走去。

付铁蛋四个人,拿着红缨枪向村西走去。

李大坡、燕山菊二人拿着红缨枪向东山上爬去。

习武场上。

现在,习武场上习武的民兵,越来越人少。首先,民兵们夜里去运粮食,回来基本就天亮啦,躺倒就不愿意起。再者,时值旧历三月末,正值春播时节,还要抢种。

这几天付长勇发现了这个问题,今天早就睡不着觉了。索性就从炕上爬起来,就去盥洗、用餐。

付长勇来到习武场的时候,高英魁夫妇,付长有就在习武场上。

高英魁早就看出来了付长有的心思,就故意揶揄道:“这两天怎么了,成了霜打的茄子…蔫了。”

付长有知道高英魁吃软不吃硬。给他说两句好话,屁事没有。就说道:“魁哥大人有大量,大人不记小人过。你就原谅我这一回吧。”想起高英魁见他就躲的时候,就又想笑,急忙转过了身。

高英魁又揶揄道:“你可不能这么说,好像我这么大人,欺负你这么个小孩似的。”

“好!你又拐弯骂我啦。以后我得还回去。”付长有道。

在这说笑中,付长生和韩强就到了。立刻就进入了正题。几个人自觉地坐在了一起。习武场外边有三棵老槐树,树下摆放着大石头。荫樾整天不断,是人们乘风纳凉的好地处。

付长勇就当前村内的形势,娓娓而谈。说道:“就当前来看,大家普遍存在麻痹思想。认为鬼子这么长时间没有来报复,就不会来啦。我个人认为,洽洽相反,鬼子是在蕴酿一场大得行动。我们的防御工作不能有丝毫的松懈!”

缓了缓气,付长勇接着道:“上级下达了破交运粮任务,一切工作都要给破交运粮让路。有破交运粮工作时,不允许任何人请假。再就是,派到清流村村边的观察哨不能撤。可以裁减人员,以前两个人一组,以后一个人一组。东山口北山上滚石头的不能撤,男民兵没有时间,女民兵补上。这次的讲话内容,各队要给民兵们传达下去。谁有什么意见,也可以提一提。”

“当前,劳动力紧张的原因,和正是播种时节有关。无论如何,要让人们把苗安上,这是人们一年的收成。打不了粮食,交公粮就有困难,那个环节和那个环节都息息相关。”郑澜说道。

付长勇接话道:“粮食就是生命,没有粮食我们就生存不下去。所以,我们必须大上粮食,多交公粮,支持抗日!没有具体措施,就这么笼统的一说,就是一句空话。这几天我反复思考,对民兵们的训练,可以延缓推迟一段时间,稍微松闲一些了,再加劲补上。但是,我还是希望民兵们有了时间,那怕是晚上,在习武场上排上队跑跑步,喊喊我们的口号,喊喊一二三四,震奋震奋我们的士气!”

听得几人都心情激奋。他们没有鼓掌的习惯,不然就要鼓掌啦。

付长勇继续说:“民兵们在习武场上喊嚷。我觉得附近的人们必定嫌烦。我说麻烦你们了。他们说不麻烦,愿意听青年们喊一二三四。听着喊声,就觉得有盼头。”

“啪!啪!啪!”,“啪!啪!啪!”,旁边的人群后面,响起了鼓掌声。

付长勇这几人寻声望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