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香风中,祭歌声悠远。。。
秦始皇可能是觉得一篇祭文还不够庄重,又添加了一块石碑。
史称,会稽石刻。
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左丞相李斯从……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
《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始皇这么做不仅仅是为了彰显自己的功德,他作为统治者,要求的利益无疑是巨大的,百越之前为他所灭,但百越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今朝祭祀大禹,会稽刻石,在越人的文化传统中,彰显皇帝的神圣权威,取得越人的拥戴。
就在秦始皇祭祀的时候,李寅再次上线,这次的对话的人是扶苏和蒙恬两人同事对话。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李寅最喜欢的就是这种拟个主题,让别人滔滔不绝,偶尔有兴致的时候添油加醋,让色香味俱全。
扶苏“先生说得对,只是扶苏也需要足够的权利才能像当年一样,力排众议达成大秦直道的修建。”扶苏在离开咸阳,这个大秦中枢的期间,见识了民生困苦,也由此而知只有自己的权利足够的时候,才能真正做到自己想要做的事。
这也是他这次回来的主要原因。
蒙恬和扶苏君臣之间可谓是相知甚深,自然明白彼此所思所想。
蒙恬在扶苏说完后,这才说道“先生让我们回来,可是能决定皇位继承人?”
“你们这位始皇确实决定继承归属于扶苏,只是目前仍有侥幸,八年了,他等了徐福八年了,还在期盼渴望,甚至于直接忽视继承人这个重要的问题,遗照早已写好,可就是不愿意吃吃颁布,当然我也明白,毕竟立了继承人,就等于分权,等继承人羽翼丰满,便是图穷匕见,这无关父子感情,实在是天价无亲。”
扶苏两人听了后暗自点头,这话说的极有道理,实在是天价无亲。
李寅“这件事,我来解决,至于为何,六国遗民的力量已经开始汇聚,若是汇聚成功,便是天下重定之时。”
此刻,李寅有些迷茫,自己是要改变历史,还是。。。
暂时不去想。
过了两个月,来到了钱塘。
钱塘,到了
观潮
宋·刘黻
此是东南形胜地,子胥祠下步周遭。
不知几点英雄泪,翻作千年愤怒涛。
雷鼓远惊江怪蛰,雪车横驾海门高。
吴儿视命轻犹叶,争舞潮头意气豪。
观潮,讲究的是意境。
旁边的高地上,俯瞰前面潮涨潮落。
嬴政“先生,看大海其实一直都是我的心愿,因为我一直想看一下海的对岸。”瀛洲方丈蓬莱,三仙岛,便是昔年徐福在嬴政面前面秉的就是这神话传说中的神仙地域。
李寅坐在屏幕前嘴巴不断翕合,却没有出声,“明明还是不甘心,等了八年了,徐福还是没有回来,你还在念念不忘你的长生药,真是。。。醉了。”
也许是嬴政自己也觉得气氛到了这里就变尴尬了,于是便换了个话题。
“我嬴政灭六国做错了吗?”李寅饶有兴趣地看着嬴政,随即想了想便知道他为什么这么说,他想知道后世对他如今的看法,看来这位秦始皇还是很看重自己的名声的。
李寅一直等着他说下去,直到他把他想说的都说完为止,这也许是他们之间最后一次打开天窗说亮话了,“从天下大势来分析,嬴政没有做错。”
嬴政虚心求教“如今天下蠢蠢欲动。先生可以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如果有,还能帮我,帮秦国吗?”
李寅深深的看了嬴政一眼,看出了他眼底的不甘心,看出了他对长生的渴望。
“但是六国移民除了灭国之仇,他们还有因为自身的利益被剥夺。而带来的刻骨仇恨。利福书为继承人,不仅仅因为他是长子。还有因为他对当前大师的超前眼光,他会去抚平六国移民的伤痛。他会用仁德恩威并施来重新弥合天下。原本的严苛刑法的秦国。已经早就该在你嬴政第二次东巡,封禅泰山立碑六王毕四海一允诺停战的时候停止,”
嬴政闻言也是一声叹息“当年六国联军攻到了咸阳城外,那个时候我以为完了,可咸阳百姓还愿意给我一次机会,我觉得还会有下一次的,就是这样的侥幸心理,我觉得我没做错,至少没铸成大错。”
李寅开始专挑错处,不是因为他喜欢伤口撒盐,只是他要纠正错误思想,他想到了自己该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