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兴八年(宁历1278年),新年伊始,宁朝举国同庆迎接新年的到来。
此时城内,每家每户都贴好春联,全城内外都充满着喜气洋洋的气氛。
街头,人们纷纷走出家门,互相祝福,共度新年。
孩童们穿着新衣,拿着各种新年玩具,欢声笑语地跑来跑去……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这是北宋王安石《元日》诗里的一句。
诗里的“屠苏”,是古代人们春节必定要喝的一种酒。
不知从何时开始就有春节饮屠苏酒的习俗了,到了唐朝时期尤为盛行,而这六国乱世时期承唐朝,这个习俗也一直延续下来。
新年第一天,家家户户都会欢聚一堂畅饮屠苏酒,从帝王到平民,无论老幼都要饮屠苏酒。
古人饮用屠苏酒的方式很特别,饮屠苏酒与平常饮酒的次序相反。
平常饮酒的次序一般先长后幼,年龄大的先饮用,年龄小的后饮用,以示尊重和礼节。
但是,饮屠苏酒的次序却是先幼后长。
此外,屠苏酒的制作方法也很特别。
除夕之夜,家家户户将屠苏酒的药材用绢囊装好,沉入井中浸泡。
到第二天清晨取出药材,再浸泡于酒中并加热,就可以饮用了。
制作屠苏酒的药材配方由大黄、川椒、白术、桂心、桔梗、乌头、菝葜等组成,后人在这配方基础,又加以些微改变,但功效基本一致。
也就是说,屠苏酒其实是一种由特殊制作方法与配方制成的药酒,屠苏酒相传由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创制,后经唐代药王孙思邈流传开来。
久而久之,春节饮屠苏酒便成为了这个时代过年的习俗。
这不,刚被城内孩童放炮仗吵醒的张成,紧接着就被李孝存、周清等人拉到县衙里面。
只见此时东花厅的桌子已经摆满了各种菜肴,然后感觉身有些冷,准备喝点酒暖和一下,便倒了一碗屠苏酒,结果刚喝一口就给吐出来道:“我去,这什么酒,咋这么难喝。”
“大哥,这是你最爱喝的屠苏酒啊!”李孝存应道。
“屠苏酒?”
张成心中虽有疑惑,不过听到这具身体的前身爱喝,便咬牙坚持把它给喝完了。
——
时间过得太快,眨眼间就到了春季中旬。
随着张成他们实力的不断增强,对周边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除了他们在文阴城发动农民起义之外,其他的延林、离阳、广朔等几个城池,听说张成他们起义之后,也陆续出现老百姓杀官起义的事情。
不过,他们的行为很快被魏州知州王逊得知,随即派兵镇压了下去,而州府收拾完这些人之后,便准备派兵攻打张成他们来以儆效尤,避免同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几天后,魏州官军派遣五千精锐士卒,已然出现在文阴城外。
噔!噔!噔!
此时,城外官军的脚步声铿锵有力,回荡在这寂静的大地。
守城士兵们紧张地盯着前方,手中的兵器紧握在手中,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
张成站在城楼,举目远望,只见城外的敌军黑压压一片,面容严肃,他知道现下没有更好的状态来应对这场即将到来的恶战!
不多时,魏州军指挥使冷可就开始命令麾下士兵开始进攻。
随即,官兵们就推着攻城车,架着云梯开始攻城。
“弓箭手,准备,放!”
守城的弓箭手瞄准了冲锋而来的攻城队伍,箭矢破空,精确地穿过盔甲的缝隙,一名名官兵应声倒下。
“快!弓兵,给我对射!”
双方弓箭手们在不断相互对射。
官兵们不断逼近城墙,于是张成赶紧下令道:“床弩!投石车!准备!放!”
咻~咻
这一时刻箭雨纷飞,硝烟顿时弥漫整个文阴城。
马嘶声,呐喊声,哭叫声,爆炸声,混杂在一起。
张成他们的严密防守使得攻城队伍举步维艰。
午后时分,文阴城内外的战斗愈发激烈。
官军试图用兵力优势来打破张成的防守,于是他发起了一场不要命的冲锋,准备一举攻占文阴城。
张成知道不能让敌军轻易突破,于是他果断发起反击,随后双方展开了一场异常惨烈的战斗。
却见张成亲披战甲,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