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穿越异世当土匪 > 第一三一章:江陵守卫战

第一三一章:江陵守卫战

此外,赤壁之战前曹操连战连胜,信心劲儿十足,大有称霸全国的势头,自然不会考虑到水战输赢的问题了。

其次,从地理角度来看,赤壁其实是条路,曹操如果想南下夺取东吴,这个地方是绕不过去的,因此就发生了对赤壁的战争。

这是由于地理位置原因所导致的必然结果,不是因为曹操想选择水战,而是因为他别无选择。

今时不同往日,再说张成可不是曹操,当然陈友谅也不是孙权和刘备那样的枭雄。

现在相较于当时的曹操而言,张成有更大的机会来获取战争的胜利,因为那时候可没有出现火炮这种战争利器。

就在张成率领大军出发的同时,另一边的苏友谅此时正在围攻江陵城,而此时的张成则刚刚率领大军出发,鞭长莫及。

江陵地处中部地区,是长江中游的重要节点,还是连接东西南北的交通枢纽,战略位置非常重要。

可以说,这是一片重要的军事战略区域,这里并且还是兵家必争之地。

江陵的和地理优势,也对战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战争中,江陵的地理条件,使得它的军事防御能力非常强大。

尤其是在城墙、堡垒、驿站和兵营等军事设施的保护下,可以让军队能够有效地抵御敌人的进攻,同时也为军队的进攻提供了有利条件。

江陵的山峦起伏、地势高峻,使得军队可以利用地形进行伏击和防御。

同时,荆州的地理位置,也使得军队可以快速地调动兵力,进行进攻和防御。

由于江陵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所以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这个地方。

在宁国未亡之时,这里就是抵御南庆国的最前沿,所以宁国在此地修建了许多军事设施和水利工程。

这些设施和工程,不仅增强了江陵的军事防御能力,也提高了其经济发展水平。

事实,江陵的重要性,张成也清楚,江陵一旦失守,苏友谅就可以长驱直入中原腹地,毕竟江陵处于十字交通骨架的中心地位,向东入中原、江州、扬州,向西北入汉中、关中都是很便捷的,再加江汉平原腹地地势平坦,又紧邻长江,无论是从水路还是陆路进攻都很方便。

苏友谅也更无所顾忌的去攻打都城启封城,而他一旦拿下开封城,到时候将会影响整个战局,甚至国内还会产生不可预料的动荡。

按照张成的说法,“江陵非军国重臣莫能守”,所以他建议张永琰将武远候周清派去任江陵军节度使,并让有经验的邓玉龙和孙德方辅佐他,让他们共同镇守江陵。

由此,华朝历史最惨烈的守城战役也正式拉开序幕。

——

这天午,周青、邓玉龙和孙德方等一众华朝将领站在城墙看着苏友谅统率六十万水陆大军铺天盖地而来。

江陵守军看着外面黑压压一片,心里面感到震惊的同时还夹杂着一丝恐惧。

毕竟此时的江陵守军的总兵力也只有六万,面对十倍于江陵守军的南庆军队,若说他们心里没有害怕,那才是怪事哩。

作为江陵军节度使的周青自然也看到了现在军队的情况,然后用坚定的口吻对每一个将士喊道:“城亡与亡,我等誓死保卫江陵城!”

“誓死保卫江陵城!”

“誓死保卫江陵城!”

紧接着城下的六万大军齐声高呼。

随后他立即分配兵力防守各个城门,毕竟接下来他们将要面对的是六十万大军。

“传令下去,即刻攻城!”对面为首的苏友谅挥手命令道。

旋即六十万南庆军队齐齐而动,对着江陵城发动了猛攻,而城楼的守军也与南庆军队展开了殊死的战斗!

他们坚信张成的援军会到来,也坚信自己可以守得下这座城市。

为了鼓舞将士,周清亲自统率自己的亲兵,登城楼,与战友们站在一起,手握大刀,紧张的注视着前方的攻城队伍。

士兵们看到周清毫不畏惧,竟与他们同生死,共进退,于是士气大振。

而江陵城的战斗一开始就惨烈非常,因为江陵一共有九个城门,而周清只有六万人,平均每个城门只有六千多人。

这还不考虑要分出一部分兵力来作为机动部队,所以江陵城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城门多、兵少。

不到一个时辰,江陵城就被南庆军队一度攻破城墙,闯入城中,周清派遣善用火器的邓玉龙派兵前去御敌,邓玉龙带兵持火器轮番射击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