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老公末日来的[七零] > 第137章

第137章

反正谁再私下里骂唐圆“疯丫头”啥的,孩子们都不依,圆圆姐明明甜甜的,哪里疯了?

唐圆一高兴,就说回头还给他们找李子桃子吃,他们就更开心啦。

当然,唐圆这几天除了摘山杏也没闲着,她得指点大队整育秧田啊。

麦收进入尾声,唐炳德就开始抽调壮劳力出来耕地。

除了麦茬地需要耕地种玉米、豆子以及秧地瓜外,最重要的是整三四亩育秧田出来。

水稻可以直接旱播,但是那样出苗率不齐,大部分都先育苗再大田插秧。

唐炳德自然没有整水田的经验,他把这活儿交给了唐爹,让他带着唐爱国和唐爱党五个青年忙活。

唐圆和封辰自然就是技术顾问和辅助力量。

唐炳德早就算好了,“鱼仙人”说能种水稻,这说明鱼仙人懂怎么整地、浸种、育秧、插秧那一套流程。

他自己不懂,但是骨子里敢于冒险,就把这活儿交给“鱼仙人”来指挥。

果然在唐圆的指导下,唐爹带人做得很好。

那三亩多育秧田犁得平整顺滑,没有一点土坷垃,仿佛筛过一样细腻。

按照唐圆说法,这是要湿润育秧,即半干旱育秧,跟目前南方传统的水育秧有很大区别。

半干旱育秧要浸种催芽,然后旱播,等种子生根发芽再小水流漫灌育秧田。

这样就不会像传统水育秧那样由于根系缺少空气过于细弱,能让秧苗长得更加茁壮。

等他们把育秧田整好,季宏岳也带着三麻袋稻种抵达唐家村。

这一次他特别威风,不但坐着卡车来的,同行还有两名配枪公安。

一路上安全得不得了。

唐家村比较偏僻,又因为近山,且村前也没有国道,日常看不到卡车经过。

想看卡车得翻过两个山头往公社至县城的国道去才能看到。

孩子们自然没那个机会,毕竟很多大人这辈子也没去过公社,有些人甚至没有离开过前进大队。

卡车进村,孩子们嗷嗷追着跑,“大解放,大解放!”

社员们都激动,咋回事啊,怎么破天荒来了辆大卡车?

村里不下地的老人们也步履蹒跚地过去看热闹。

很快卡车停在大队部门前,高高的车门被推开,他们就看到英俊帅气的季干部从上面跳下来。

呦呵,才几天不见季干部换了个人似的,瞧威风的。

还有俩穿着蓝白制服的公安保护呢。

季宏岳下车就找唐炳德和唐圆封辰,又熟门熟路地请两位公安和司机进屋喝水歇息。

麦收尾声,刘支书身体恢复些许正在办公室帮会计盘账,见季干部领着人进来忙起身招待。

季宏岳跟刘支书握手,又惊讶又关心道:“刘支书,你这是怎么了?才几天不见怎么这般憔悴?”

还瘦了一大圈。

刘支书轻咳两声,“抱歉,前几天大雨着凉,病去如抽丝,这才好起来,我是个闲不住的人,身体一见好就赶紧过来忙工作。”

季宏岳顺势夸了几句,完全是上位者对下级关心赞许的那种态度,拿捏得十分到位。

这几天在沈佳明身边没白待。

很快唐炳德带着唐爹和唐爱国回来,唐圆和封辰也赶过来。

见面自是一番寒暄。

季宏岳略为自得道:“幸不辱命,稻种帮你们买到了。”

唐炳德非常高兴,连连道谢,又要安排招待两位公安和司机的事儿。

刘支书轻咳,“唐队长,这事儿交给我老头子办,我虽然病着不能下地,招待客人的活儿还是可以的。”

他嘴上说的好听,可实际是每次上头来人他都要在场,唐炳德也习惯了。

唐炳德本身就不擅长奉承人,他招待更好。

唐炳德就跟几位致谢又致歉自己不能作陪,他得赶紧去看看播种育苗。

两位公安和司机自然不计较这个。

季宏岳也跟着唐圆他们去了。

季宏岳亲自来检查他们的育秧田,原本寻思唐家村没种过水稻,肯定不知道怎么种,他得来手把手指导指导。

他小时候可是在江南鱼米之乡待过几年的,对种水稻了若指掌。

结果跟着过来一看,嚯,唐家村真有能人哈,育秧田整得板板正正。

看来唐圆说她会种水稻是真的了,可她不是土生土长的唐家村人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