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野合战结束后的下午,武田军兵分两路,快速向敦贺郡各要隘要口进发,先后夺取金崎城、疋檀城、钵伏山城、木芽峠城、堂山砦等战略要地。截至正月二十三日,武田军已基本完成对敦贺全郡的控制。
正月二十四日上午,信重在一干重臣的簇拥下,抵达朝仓氏设立的敦贺郡司所在地金崎城,准备进行战后评定。
御殿内,信重望着殿下坐着的武田氏众臣,眼中热泪盈眶,心中百感交集。
纵使是穿越而来的现代人,他也无法想象,能凭借两千余人,一举击败并且是歼灭六倍于己的朝仓军,不仅如此,还能夺取北陆最为优渥的港口——敦贺港,生生将敦贺郡这块肥肉从朝仓氏身上撕咬下来。
殿下坐着的,不管是山县秀政等一干老臣,还是山县盛信等年轻一代,此刻更是兴奋不已,群情激昂。数十年来,不敢涉足的越前国,如今非但大门洞开,就连敦贺一郡都已牢牢掌握在武田氏手中。
“此乃武田氏前所未有之盛世啊。”山县秀政作为信重的叔叔,早年跟随武田元信、武田元光父子死磕丹后一色氏,尚且难以取胜,如今信重仅继位不足一个月,便取得了这般丰硕的战果,着实让他几次三番激动得颤抖着说不出话来。
就耕地来说,敦贺郡境内大部分都是重峦叠嶂的山区,因此石高不高,甚至是越前八郡中最低的一个郡,仅为两万一千石。可由于敦贺良港的存在以及工商业的发达,使得这個郡成为越前富庶排名前三的郡,粗略地将贯髙制与石高制进行换算,敦贺郡的等价石高更是超过十万石!
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大野郡的石高,这也是为什么朝仓氏会如此重视这一地区,并在此地设置郡司的原因。
若非如此,试想一下,就凭敦贺这两万出头的石高,朝仓景纪如何能征召一支两千多人的庞大军势?又如何能在朝仓氏家中,拥有和朝仓景高一样的地位?
如今敦贺郡已然平定,有家臣便劝说信重尽快进行战后评定,既能鼓舞士气,又能安定军心。
可信重却觉得为时尚早:虽说已经拿下了和越前南条郡交界的山中峠、木芽峠、栃木峠组成的山岭,基本巩固了对朝仓军的防御态势,但信重心里清楚,不论是朝仓景高,还是朝仓宗滴,都不会眼睁睁看着敦贺郡落入武田家手中。此时进行战斗评定,未免有些操之过急了。
不过,山本重幸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恕臣直言,主公不久前继任家督之位时,便应当进行评定,以奖赏那些支持拥护你的家臣、豪族和国人,奈何彼时朝仓军来攻,此事只好搁置;
如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不仅击败朝仓军,还夺取了敦贺一郡,立下汗马功劳的家臣更是不在少数,主公若还不进行评定,怕是不仅寒了将士们的心,还会让有心之人从中挑唆,扰乱军心。”
截至此时,山本重幸劝说进行评定的理由,和其他家臣并无不同,仍无法打消信重心里的疑虑,但接下来的一番话,却是让信重茅塞顿开。
“主公之前不是常跟臣说,若狭如今四分五裂,主弱臣强,自己有心无力么。如今这么一个整合若狭,扩充主家实力的机会摆在眼前,主公为何还要犹豫不决呢?”
“此话怎讲?”信重一头雾水,他确实跟山本重幸倾诉过,希望能尽早结束若狭各自为王,干弱枝强的分裂局面,为若狭和武田氏的复兴繁荣奠定基础,可他想不通这和进行战后评定有何关系。
“您想想看,若是将若狭的那些重臣和豪族转封到敦贺,若狭空出来的领地不就进了主公的口袋了么?况且,一旦他们转封敦贺,必定会死守领地,这对本家防范朝仓氏的反扑也是一大助力。”
“重幸,妙啊!”信重不禁一拍大腿,茅塞顿开道。
这便有了今日金崎城内的战后评定。
会上,信重首先宣布,将参与“宫川之乱”的栗屋、内藤、寺井、大盐、土屋等势力的知行地全部没收,并纳入武田氏直领,粗略估算一下,竟有三万八千石。
其实,在这次大胜朝仓氏之前,信重是不敢冒然没收这些重臣和国人的封地的,毕竟自己根基不稳,稍有差池,便可能引发二轮反叛。可今时不同往日,自己的羽翼已经丰满,威望也已树立,自是可以对那些反叛之人进行严惩,不必担心威胁自己统治的事情发生。
随后,信重正式开始对有功之臣进行封赏。
首先是栗屋胜久、栗屋胜家兄弟,两人作为栗屋氏的远支旁系,除了国吉城周边及城下町,并未有其他知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