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日本战国:若狭之虎的崛起 > 第148章 商人乐土

第148章 商人乐土

要说安艺武田氏,名声虽然不及甲斐武田氏,但与后者的关系可以说是千丝万缕,从某个角度上说,他还是甲斐武田氏和若狭武田氏联系的纽带。

早在“源平合战”期间,武田家举起打倒平家的大旗,武田信义的“甲斐源氏”与源赖朝的“镰仓源氏”、木曾义仲的“信浓源氏”并列当时的几大势力。

到了镰仓幕府时期,武田信光因为在“承久之乱”时立下战功,受封安艺国守护,武田家的嫡流便迁移到了安艺国。

南北朝时代,日本再度发生动乱,当时甲斐国的守护由武田家的庶流“石和武田氏”出任,不过“石和武田氏”在内乱中支持镰仓幕府,因此走向了没落。

足利尊氏不愿让甲斐武田家衰弱,便任命武田氏嫡流、安艺武田氏出身的武田信武返回甲斐国,兼任甲斐守护,武田信武便是战国时代甲斐武田氏的祖先。

康安二年(1362年),武田信武逝世,甲斐守护由武田信成继承,而信成的弟弟武田氏信则继承安艺守护之职(数年后被幕府解职,后降为分郡守护)。

永享十二年(1440年),武田氏信的曾孙,安艺武田氏的第四代当主武田信荣,凭借诛杀叛乱的一色义贯的功绩,被任命为若狭守护,成为若狭武田氏的始祖。

而武田信荣的四弟武田元纲则留在了安艺,并以安艺分郡代官的身份延续着安艺武田氏,直到现任当主武田光和。

当时有一种说法,人们根据安艺武田氏(后来的若狭武田氏)一直承袭武田信光的官途名“伊豆守”这点来推断,武田氏信可能是嫡子,武田信成可能是庶子,由此得出结论,甲斐源氏、武田氏的嫡流应该是氏信一脉,也就是后来的若狭武田氏。

当然,现在说这些有点为时过早。总之,现在的甲斐武田氏和若狭武田氏都是从安艺走出去的,安艺对武田氏来说,重要意义不亚于甲斐。

也正是因为如此,当得到安艺武田氏送来的密报后,义重和武田元光十分重视,立即回信并邀请其派人来武田氏馆一叙。

七月六日,经过长途跋涉,香川光景一行人抵达了武田氏馆的城下町。

众人脑海中也曾想象过这里和安艺会有所不同,可亲眼所见后,还是叹为观止:鳞次栉比的商铺,种类繁多的商品,熙熙攘攘的人群,无不彰显着此处的繁华和富饶。

在义重的亲自安排下,香川光景等人在宿场町内最豪华的一家宿场住下,在那里,他们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细致服务和周到待遇。

由于接见的时间定在次日上午,一行人沐浴更新、酒足饭饱后,便来到城下町四处闲逛。

看着街道上形形色色的人群,卖着不同的商品,说着不同的方言,香川光景由衷地发出感慨:“元信公去世时,我曾来过若狭,那时候的武田氏馆,孤零零地矗立在山脚下,周边三两间屋敷,哪有现在这么繁华的城下町啊。”

“小人刚才听那些商人说,小浜港的城下町比这里还要繁华呢,那里不仅有全国各地的商品,还有明国运来的稀罕物,要是有时间,咱们倒是可以去看一看。”一名武士一边四下打量着这里的灯红酒绿,一边兴奋地说道。

听到武士这么说,香川光景的脸立即挂了下来:“有时间?咱们还有时间吗?你们别忘了我们是来做什么的。”

武士一听,立马向香川光景躬身道歉:“是小人分不清轻重,请大人治罪!”

“罢了,”香川光景摆了摆手,“我之所以带你们到街上转一转,一方面是感受下风土人情,另一方面也是想了解下若狭武田氏,特别是那位武卫殿在本地的口碑和声望,明天见面也好有的放矢。”

说着,香川光景便走到一个贩卖昆布(海带)的商贩跟前,看着摊位上各类海带制品,笑着寒暄道:“老板,生意兴隆啊。”

“托您的福。”商贩以为来了生意,赶忙笑脸相迎:“您想要点什么,眼瞅着要收摊了,我给您优惠价。”

“我想打听一下,老板是本地人吗?这附近做生意本地人多吗?”香川光景一边随手捏撮着昆布,一边漫不经心地问道。

“俺可不是本地人,”商贩笑着回答道,“俺是从十三凑(位于陆奥津轻郡)搬到这里来的,这个地方大部分商贩都是外地人,听口音,你们也不是本地人吧?”

“我们是从安艺来的。”香川光景回答道,随即又提出一个问题:“我听说十三凑也是个大港,你们为什么会不远千里来这里呢?”

“这里比十三凑的地理位置好,货源商路多,而且税金还有减免,治安也十分稳定,毫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