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日本战国:若狭之虎的崛起 > 第162章 三河风云

第162章 三河风云

就在尼子诠久和大内义隆,这对西国双雄正在酝酿一场大战的同时,地处东海道的三河国,也发生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大战,这便是“安祥城之战”,又称“安祥城攻防战”。

安祥城,又被称为“安城”,地处矢作川以西、三河国与尾张国交界的碧海郡,是三河西部重镇。在“安祥城之战”前,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作为松平氏的居城而存在。

松平氏,起源于西三河北部六所山的山谷间,因其四环多植松树,所以就用“松平”命名其乡,家族便袭用“松平”为姓氏。

家族传到松平泰亲时,带领儿子松平信光一支,下山迁徙于冈崎乡的北岩津,在彼处筑屋定居。松平信光长大后,彪悍有力,参与平息周边叛乱,并在地方崭露头角。

文明三年(1471),他凭借武力夺取了当地国人和田氏经营了三十年的安祥城,成为新的城主。其后松平亲忠、长亲、信忠和清康四代,先后五十余年在此养精蓄锐,乘势待发。

到了第七代家督松平清康时,这位松平氏的英主先是夺取了西三河最重要的城池冈崎城,后对其进行扩建,并以其为据点,开启了向外扩张的道路。经过历年征战,至天文三年(1534年),松平清康讨平加茂郡,完全平定了三河国内的反对势力,成功实现了三河一统。

次年十二月,乘着平定三河的威势,松平清康率领一万多大军由冈崎城出发征伐尾张,目标直指织田信秀之弟织田信光所守的守山城。可就在此时,松平清康遭到家臣阿部弥七郎(阿部正丰)暗杀身亡。

这场被称为“守山崩”的事件,直接导致攻守易势,各路松平军因此士气大乱,纷纷撤回冈崎城。

素有“尾张之虎”之称的织田信秀,见松平家新任家督松平广忠年少平庸,便决定趁机发动反攻,并于今年八月,也就是尼子氏准备对毛利动武的同时,一举攻下作为松平氏居城长达五十余年的安祥城,这就是震动三河的“安祥城之战”。

这场大战最直接结果,是让织田信秀成功将势力范围扩大至矢作川以西的西三河地区。

而败退冈崎城的松平广忠,面对居城失陷、国人反叛,不得不向控制远江、骏河的今川家求援。刚刚取得家督之位的今川义元,也不愿意织田家染指三河,因此答应了松平广忠的请求。

可以说,“安祥城之战”成为了织田、今川两家此后长达数十年战争的又一条导火索,其意义不亚于即将到来的吉田郡山城之战。

之所以说是“又一条”导火索,乃是因为织田、今川两家早先便已在织田信秀夺取那古野城时结仇。

在讲述两家如何结仇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这位同时招惹松平、今川两家的织田信秀究竟是何人物。

织田信秀,生于永正八年(1511年),比大内义隆小四岁,比尼子诠久大三岁。出自织田弹正忠家,是尾张胜幡城主、清洲三奉行之一织田信定的长子。

织田弹正忠家乃是尾张下四郡守护代织田大和守家的庶族,在战国初期,以尾张西部中岛、海东两郡交界处的胜幡城为居城。

此城倚三宅川而建,虽是平城,但不论是在尾张还是整个东海道,都是数一数二的大城,据传其城池规模竟能和朝仓氏的一乘谷城比肩。以至于天文二年(1533年),山科言继和飞鸟井雅纲拜访织田信秀时,对当时正在扩建中的胜幡城也是叹为观止。

织田弹正忠不过是一介庶族,却能修建如此规模的城池,后来更是支撑了出阵三河的庞大军势,这自是源于其家族掌握的雄厚财力。而这些财力的来源,则是与织田信定、织田信秀父子对津岛的控制密切相关。

津岛,位于尾张西南端,乃天王川口发展出来的三角洲地带,古来是尾张与伊势国境间的小渡口。

当地的津岛牛头天王神社是尾张热田神宫之外较有力的宗教中心,加上位处东海道来往东国及近畿要道之间,与伊势的桑名及三河湾形成一个贸易圈。

因此到了战国初期,当地以津岛牛头天王神社为中心慢慢从一个边境渡口发展成为从伊势进出骏远三的中转之地。雄厚的经济实力,也催生了由町众共同管理的自治组织。

对津岛财力眼馋已久的织田信定,在大永四年(1524年)出兵攻占了津岛。津岛町众虽然抵抗,但最终被迫与其和解,自此逐渐接受织田弹正忠家的支配。

夺取津岛,对织田弹正忠家“起飞”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战国初期,大名与商人、町众之间并非纯粹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在于维持互惠互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