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击的意思,榊原长政决定大军压上,率领手中剩余的一千五百人快速扑向战场。
此刻八木城中的山名佑丰,也敏锐的观察到城外战局的变化,特别是眼瞅着榊原长政也率军前来收割战果,心想要分一杯羹的他,立即下令田结庄是义和垣屋续成分率五百军势出西门和南门,对因幡山名军的侧翼和后方发起猛攻。
有了这一千人的参阵,除去伤亡和逃兵,战场上两军兵力比达到了五比二,且因幡山名军已经阵型大乱,三面受敌,伤亡和逃亡者还在持续增加中。
战至下午四时左右,天色渐暗,武田国信心心念念的收拢残军、以图再战的计划,在武田、山名联军的强大攻势下最终没能实现。
随着本阵北面最后一道防线被长坂信政突破,本阵东面的防线被田结庄是义突破,以及本阵南边防线也即将被垣屋续成冲破的险境下,担忧性命不保的武田国信在一众将士的劝说下,被迫率领本阵四百余人向西突围。
得知武田国信独自突围,那些包围分割包围的因幡山名军顿时如同泄了气的皮球,丧失了抵抗的意志和决心,在武田军的恫吓和步步紧逼下,要么缴械投降,要么逃入周围的树丛,难得有个别坚持抵抗的武士,也在武田军的枪林箭雨中成了蚂蜂窝。
傍晚五时左右,除武田国信率领的马廻众艰难地逃出生天外,其余因幡山名军皆被消灭或者击溃。
见天色已晚,榊原长政下令敲响阵钟,各路军势开始收兵,至于派去追击武田国信的军势,也在鬼庭雅昭的率领下返回八木城。
据他所说,虽然没能追上或是击杀武田国信,但这一路上也是给因幡山名家的这些马廻众造成了不少的伤亡,初步估算,能跟随武田国信逃出生天的军势大概在两百到三百人之间。
至此,这场但马国内规模最大、交战人数达九千人的合战,即“八木城合战”,以武田、但马山名联军的最终胜利告终。
经此一战,山名诚通倾尽全力组织的但马讨伐军被彻底击溃,当天晚上,武田国信率领残部两百三十人,踩着厚厚的积雪,马不停蹄地经妙见山一路向西,翻越扇之山,最终于正月十二日,逃回了位于因幡法美郡的高平城。
伴随着八木城合战的惨败,以及武田国信撤出但马,那些之前被因幡山名家夺取城池和村庄,不费一兵一卒地回到了山名佑丰手中。
按照之前义重的谋划,对因幡山名氏的反攻需要兵分四路进行:
武田军这边,一路沿着山阴街道,在但马山名军的接应下一路向西,水陆并进杀入因幡,直取鸟取城,随后兵临山名诚通的居城天神山城;另一路从生野城南下,直接夺取北播磨地区,阻止尼子军的参战。
但马山名军也是兵分两路,一路从鹤峰城出发,向西杀入西但马;另一路从八木城出发,夺取因幡山名军盘踞的北养父郡后,直接攻入因幡,最终在天神山城城下与武田军会师。
不过,当初义重在制定这个计划的时候,并没有料想到武田国信会在八木城下败得这么彻底,因此当战胜的消息传到义重耳中时,他和一千马廻众才刚刚通过加悦谷进入但马国内。
由于要等待义重到来后再开始反攻,山县盛信和山名佑丰便利用这段时间,扫除因幡山名氏在但马守军和城池。
正月十二日,也就是武田国信逃回因幡的同一天,榊原长政率军夺取了二方郡的芦屋城;
正月十三日,长坂信政率军攻克了滨海的诸寄城,武田军完成了对西但马二方郡的占领;
正月十五日,山县盛信率领两千人,击败了囤聚在七味郡小代城的两百守军,拔除了因幡山名氏在西但马的最后一个据点,至此,仅仅四天时间,西但马两个半郡,一百二十余个村庄便纳入若狭武田氏的管辖内。
正月十六日,田结庄是义率领的但马山名军,也夺取了因幡山名氏所占据的养父郡西北部的数十个村庄。
不过按照此前义重和山名佑丰的约定,因幡山名氏在但马的领地尽数划归若狭武田氏管辖,因此,这些村庄也在义重抵达鹤峰城后,全数交给了义重。
在尽数夺取西但马后,山县盛信还命令长坂信政和榊原长政,兵分两路,分别攻取因幡、但马交界处的两处重要山口,即蒲生峠和冰山峠。
这两个山口是除了水路外,但马进出因幡最重要的通道,夺取了这两处山峠,就意味着占据了夺取因幡的桥头堡和前沿阵地,拥有了对因幡动武的主动权。
义重率军抵达鹤峰城并稍作停留后,正月十七日,领兵继续西进,抵达了但马和因幡交界处的要城小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