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枪组、弓组、骑马队、军监·目付、侍大将(备队指挥官)、小荷駄(主司补给运输)等各种兵职组成的一支功能较为齐全的队伍的总称。
为了增强赤备的机动性和战斗力,义重将甲斐输入的本土马以及明国方面购买的蒙古马进行杂交,形成了更加适应日本山地、谷地、小型平原作战的改良品种,由于马场主要设在但马东部,因此这种马又被称为“但州马”。
这种马体型介于甲斐马和蒙古马之间,相对便于驾驭,又能适应不同战场情况,奔跑起来速度快、机动性强,可以对敌军产生较强的威慑力和冲击力,是日后武田军大规模战役中的致胜法宝之一。
除了赤备,义重还将自己的马廻众分割并扩充成两支备队,由于盔甲、旗帜、甚至武器颜色的不同,分别被称为“黑备”和“黄备”。
这两个备在地位上是基本相同的,但由于义重崇尚黑色,且偏向使用黑底白印的“丸内菱”,因此一般认为黑备的重要性要大于黄备。
黑备、黄备和赤备,组成了日后声名赫赫的“武田三备”,这三备内部构成基本相同,但各有特点。
最明显的区别是,由国人领主的子嗣组成的“白额队”被安排在黑备,黄备中的铁炮组数量占比较大,赤备中的骑马队数量基本是其他两备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