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日本战国:若狭之虎的崛起 > 第206章 染指丹波

第206章 染指丹波

内藤氏作为丹波名义上的守护代,政治地位是高于波多野氏的,其现任当主内藤国贞在被赶出居城八木城后,仍在各地请援,时刻准备率兵返回丹波。

而统治着冰上郡大部的赤井氏,也对波多野秀忠的一家独大甚为不满。

赤井氏,是清和源氏赖季流的分支。源赖季的儿子满实在信浓以“井上”为苗字。满实有四个儿子,其中三子家光在保元三年(1158年)迁入丹波芦田庄。

由于井上氏出自信浓国佐久郡苇田庄,所以迁居丹波的家光的后裔都以“苇田”两字作为苗字。同时在家光领地内的栗栖氏与苇田氏通婚,苇田一族逐渐在当地兴盛起来。

承治四年(1180年),源赖朝为源氏再兴而起兵,文治元年(1185年)平家被灭,芦田一党也抓住机会,扩大自己的领地。

家光的儿子道家,凭借自己的军事与政治才干、以及源氏族人的支持,把势力由原来的冰上郡向天田、何鹿、船井三郡扩张,不久就占据了丹波半国。经过道家、忠家、政家三代的经营,芦田一党终于确立了丹波强豪的地位。

到了政家孙子为家时,举家迁往赤井野,在赤井野的南山定居筑后屋城,就以当地的地名“赤井”作为苗字。为家有两个儿子,长子家义继承父亲后屋城,而次子重家,则迁往朝日村,以“荻野”为苗字。

大永六年(1526年),当时掌握幕府实权的是细川高国,而波多野秀忠和他的两位叔叔柳本贤治、香西元盛是细川高国的近侍。这年七月,细川高国听信谗言逼死了香西元盛,愤怒的秀忠和贤治回到丹波,开始暗通细川高国的对立者细川晴元。

同年11月,细川高国派兵讨伐柳本贤治和波多野秀忠。柳本贤治退守神尾寺,波多野秀忠则从八上城出兵援助,同时,赤井忠家也率兵赶来支援治,并最终击败了细川高国的讨伐军。

神尾寺城之战过后,赤井氏借势又把何鹿郡收入手中,成为了掌握两郡的豪族。

天文二年(1533年),波多野秀忠倒向了细川高国残党细川晴国,并奉命对臣从于细川晴元的赤井忠家发起进攻。赤井忠家战死后,波多野秀忠又击败了八木城来援的内藤国贞,基本控制了整个丹波国。

此战过后,赤井时家、家清父子投靠了播磨别所氏。但是随着天文五年(1536年)细川高国自杀,波多野秀忠返回到细川晴元一方。一直支持细川晴元的赤井氏在丹波的领地也得到恢复,赤井时家返回丹波,并在乌帽子山附近筑城,作为进出天田郡的据点。

就此,丹波的情况基本搞清楚了,目前国内主要还是波多野秀忠一家独大,但占据何鹿、冰上两郡的赤井、荻野氏与之并不对付;同时,西北天田郡则被以横山城(历史上的福知山城)为居城的盐见一族控制。

此外,多纪郡的酒井、籾井氏,冰上郡南部的足立氏也是暂时被波多野氏压制,其内部也有不少对波多野秀忠的反对声,并且他们和逃亡在外的内藤国贞暗通款曲,成为安插在八上城周边的“定时炸弹”。

逐渐失去细川晴元信任的波多野秀忠,开始担心起了自己在丹波的统治地位。为了依旧能震慑周围的国人以及流亡在外的内藤氏,他亟需拉拢义重作为新的靠山,毕竟现在的丹波国,北面和西面都氏若狭武田氏的领地。

而义重这边,出于当前的领地防御形势,也需要一个安定的丹波,而保持安定最直接省力的办法,便是让与自己亲近的波多野秀忠继续掌控丹波,尽管这种掌控并不是绝对的。

虽说家中有一种声音,希望义重能拿下丹波,彻底解除丹后、若狭侧翼的威胁。但义重认为时机未到,毕竟丹波名义上仍是细川晴元的势力范围,国内各方势力虽然面和心不和,但碍于管领的权威,还是能保证表面上的团结的。这种情况下,自己冒然侵攻丹波,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义重会漠视丹波发生的一切而做事不管。

首先,他对丹波北部三郡,即天田、何鹿、桑田的部分国人进行调略,诸如与盐见氏不对付的金山氏,长期受赤井氏压迫的志盒、上原氏,以及桑田郡相对独立的上林、川胜氏。

利用这些国人亟需一个强大依靠来抵御敌对势力的迫切需求,义重很快便与之形成了较为频繁的联系,其中不少国人还将子嗣送到爱宕山城作为义重的侧近,以此来拉近与若狭武田氏的关系。

其次,便是向处于芦田一党(赤井、荻野)压迫之中、同属于冰上郡山垣城的足立一族伸出援手,承诺帮其抵御赤井氏侵攻的同时,将其打造成为由但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