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明末】公主为帝 > 第112章 番外·东宫(五)

第112章 番外·东宫(五)

晓谕礼部,爵位的继承在没有男嗣的情况下允许立世女,也是先嫡后庶,先长后幼。

也……没人反对,朱媺娖不是要求他们和皇家一样不分男女,而是允许在没有儿子的情况下让女儿继承,同时还要求必须世女亲自生的才可以承爵,承爵之人也必须随母姓。民间不少这种情况,不就是招赘嘛,所以朱媺娖的勋贵们接受良好。

就算有意见的也不敢乱说,他们比其他人更识相,尤其是朱媺娖撤了一堆太祖太宗时候的爵位以后。宋明清以后,勋贵们就翻不出什么浪花。

就这样,在风平浪静中,华夏大地上第一次出现“皇太女”这个名号,也迈出男女平等的第一步。

正常情况下该杀得血流成河才能完成这一步的转变,皇女上位到再册封皇女,这不是宫廷政变可以完成的,东方和西方不一样,国家跟着血缘走。可就在明末清初这乱局中,朱媺娖迈出最艰难的一步。

历史会形成惯性的,只要保证自己和玉姜的交接不出现问题,天下人会渐渐认可这种全新的继承方式,再由上至下。朱媺娖摸着玉姜的小脑袋,想着自己需要重新修改大明律,加强对入赘的监管,减少吃绝户这种事情的发生。

“和璧。”朱媺娖捏捏她白嫩的脸颊。

朱和璧对自己的大名还有些迷茫,不太适应,可她能感受到朱媺娖捏她的脸,她下意识抬头唤了一声:“娘?”

“以后你就要和你高姨姨一起住了,由你高姨姨照顾你。”朱媺娖和袁太妃满脸不舍地看着朱和璧,她最终还是做出了如此选择,把朱和璧放到宫外寄养。

在她满月的时候朱媺娖就有这个想法,可看着和自己血脉相连的女儿,她想着或许等到百日,等过了百日,她又觉得可以等满半岁着,半岁以后又觉得该过完年,过完年再想着满周岁册立国本以后……现在,终于到了该割舍的时候。

给朱和璧挑选养母朱媺娖可谓是左思右想、前思后想。满足条件的不多,朱媺娖最后还是决定由高夫人抚养朱和璧。这既是高夫人确实有闲有地位,也是朱媺娖对昔日忠贞营的一个保证。

大明朝就没有废太子之事,这足以形成朝代惯性。

邢夫人不是不好,问题在于高杰不好,太帅,且邢夫人掌管宗人府也比高夫人忙得多。

为了让朱和璧适应和她的高姨姨一起生活,过完年她就让高夫人入宫提前抚养朱和璧,也算是岗前培训,如果培训不合格她还要找下一个。

看起来朱和璧很喜欢有人十二时辰陪她玩,朱媺娖和袁太妃自然是没这个空,朱媺娖已经把袁太妃拉来观政,在朱和璧没成年之前,朱媺娖是不会放过袁太妃这个顶级劳动力。

所以册封太女以后第三天,朱媺娖就下旨让永平长公主抚育太女。

比起为了继承权的变动所下的两道圣旨,这道圣旨才跟点燃了火药桶一样点爆了群臣上书的激情。

有人上书说东宫身份尊贵,理应养在宫中,抚育在陛下身边。

朱媺娖对此的回应是不希望自己“爱女废政”,她发现生下和璧这一年多,自己没事就想着和璧怎么样怎么样,该怎么给和璧设计幼儿玩具。她甚至还捡起自己皇伯的老本行,为和璧做了好几箱子玩具。并为和璧在宫中亲自设计了一个占地足有十几平方,用棉花、木头、皮革等材料制作的“玩具屋”,专供刚会爬到三岁小孩子在其中玩耍。

这个设计还让朱媺娖赚了一小笔,明朝皇家都是有皇店,朱媺娖让外面赶工了几十套用具,打出皇帝亲自为皇女设计的招牌,很快就被卖光了,目前还源源不断的赶工中。

无论什么时代,大部分父母都是疼爱孩子的,会为孩子准备最好的一切,可从来没人想到专门为小孩子制作这么一个“玩具屋”。最多就是提供锦衣华食罢了,玩具多了还会担心孩子玩物丧志。

当然,也有闲得无聊的御史喷朱媺娖效仿皇伯为“匠人业”,对此她表示已经习惯了。

同样有人上书说陛下您要把太女送出宫去抚养,也不是不可以,但您可以选择纯善有学识的人家,永平长公主并不合适。如果您想要亲戚来抚养,也可以选择新乐侯和宁德大长公主,这些都是您的血脉之亲,比永平长公主更合适。

对于这种上书朱媺娖表示太女要知民间疾苦,永平长公主历事颇多,昔日在山西时也对朕颇为照顾,自然适合照顾太女。

虽然朝中一片反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