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明末】公主为帝 > 第113章 番外·第一次平辽之战与女官出现

第113章 番外·第一次平辽之战与女官出现

取入自己太庙的待遇,可经辽东一败后她也心冷,等过几年再说,光争取郡王的追封就够头疼了。所有人都认为刘宗敏不配,朱媺娖也是这么认为,但她还是给了。

刘文秀灰溜溜地回京了,朱媺娖没搭理他,只是给他降爵,再大手一挥把李定国赶去辽东预备复辽事,你弟兄轻敌冒进搞出来的烂摊子你来收拾。

朱媺娖给了王复臣、卢名臣等一系列因为刘文秀轻敌冒进而战死的追封、荫封以后,还亲自去见了他们的遗孀和儿女,看着那满府白布不禁颇为唏嘘。

王复臣:初为张献忠左军都督,联明抗清后任左都督、讨虏将军,后封东宁侯。吴三桂率清兵入川,王复臣率三万人战于叙州,大获全胜,趁机收复重庆,直指成都,吴三桂败退保宁。这时,主帅刘文秀轻敌冒进,不听王复臣的谏言,下令围城。致使王复臣军被乱兵所扰,又被江水所阻挡,逐渐不支。王复臣被围数重,说:“大丈夫不能生擒名王,岂能被虏所辱!”于是手斩数人,自刎而死。后来刘文秀撤围败走,吴三桂却不敢追击,说:“生平未见此恶战,如果刘文秀听取了王复臣的建议,吾军休矣。”

卢名臣:刘文秀部将,领抚左营,累官至总兵。顺治十二年五月,任援剿左将军,随刘文秀东征,率水师攻打岳州,被清都统所阻击。七月,攻常德。秋天遇到涨水季节,河流湍急,卢名臣的水军先刘文秀大军到达,被伏击,六战,败走龙阳,身中数箭,投水自尽。

和朱媺娖同去的刘文秀颇为羞愧,不敢抬头见他们的亲属。这一路上朱媺娖和刘文秀没有说过一句话,在提拔他做主帅的时候朱媺娖就专门叮嘱他小心,不要轻敌冒进。刘文秀还在那里觉得自己才是临阵的宿将,朱媺娖不过安坐后方,又如何能指手画脚。

“去靖节祠。”朱媺娖冷着脸下命令道,车队掉头去了她回京以后专门为昔日甲申之时殉难诸臣所设的祠堂。

祠堂中为首的,呃,是一个武力值爆棚的太监,方正化,他武力值高到很多人都以为这位是《笑傲江湖》中写《葵花宝典》的那位大太监的原型。

“……及城陷,击杀数十人,贼问:“若为谁?”厉声曰:“我总监方公也!”贼攒刀斫杀之,其从奄皆死。”

南渡时,建旌忠祠祀诸死难者,以王承恩为正祀,内臣正化等附祀。这里倒是以方正化为正祀,因为朱媺娖把王承恩送进太庙陪她爹了,一起的还有卢象升、孙传庭。

至于黄得功,那是自己的中兴之臣,朱媺娖表示这是要陪自己的。

给方正化、巩永固、范景文等一系列人上完香以后,她就心事重重地回宫去了。

第二日,袁太妃再一次发现朱媺娖失踪了。“皇帝又去哪里了?”她又无奈地问道。

“陛下去永平长公主府陪太女去了。”齐含芳细声细气地说。

“也好,也好。”

高夫人那里,朱媺娖在门外眉目温柔至极地看向正在被沈宪英和商景兰启蒙的朱媺娖,眼神里的慈爱几乎要溢出来。

沈宪英和商景兰都是明末才女,她们的来历也很值得说道。

在数年之前就有李贽(以孔孟传统儒学的“异端”而自居,对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重农抑商、假道学、社会腐败、贪官污吏,大加痛斥批判,主张“革故鼎新”,反对思想禁锢)的徒子徒孙上书表示应当给予女子考科举的权力。

对此朱媺娖还颇为惊讶,她以为自己要花费数年精力才让群臣同意,甚至她还没有运作就有人速度比她还快。

出乎她意料之外的是,这件事在朝野上没有掀起多么大的风浪,不由让朱媺娖感叹明末果然是思想蓬勃发展的时候。当然,也有真正的卫道士,但这种卫道士是不会做朱媺娖的官,如果做了就是假卫道士。

民间还不少打着“牝鸡司晨”起兵的“真卫道士”们。

朱媺娖对女子科举也做出了要求,首先女子考试和男子考试流程一样,必须提前向考核部门说明,让考核部门专门准备婆子为考生搜身。除此之外试卷之上也不许出现性别等明示,并男女都要糊名抄卷,不得有不规矩之处。

朱媺娖不打算对女子科举有什么优待,可同时也不允许别人对女子科举有所歧视。但说到底女子科举现在还是标新立异的产物,虽然圣旨是发了下去,但应和的女子寥寥无几,大多在于江南这文风鼎盛之地。可这已经是非常大的进步,朱媺娖已经很满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