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来覆去的找,一些损坏零件分解成满地残骸,他只找到了几片尺寸非常不合适的小镜片,能用作镜筒的选材反而弄出了一大堆。正苦思冥想之时,一个点子从脑海中闪过。
返回舱里还有不少干净的水,用水填充在不合适的两张透明塑料片之间,只需要为数不多的打磨修改一样可以满足要求。刘彣的行动能力比较强,想到了马上能付诸实践,而透明的塑料比镜片好找得多,更改尺寸更加容易。
往往人沉浸于某一项工作时,对时间的概念就模糊了,他手工制作出一支望远镜的时间到了正午,再花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调整焦距,午后一点钟才将将完成。
都顾不上吃东西,如同买来了一个新玩具一般兴奋地爬到了返回舱顶部,端起望远镜远远的去看。碍于人眼睛和目镜中间有一层面罩的阻隔,导致他非常的不适应,但有胜于无。如今,他可以把几十分钟的路缩短到一眼看过去的时间。
第一眼,他对准了几头怪物,它们还在阴冷的天气下把身体交给太阳,时值正午,光照依旧少得可怜,镜头下的大怪物闭着眼睛酣睡,三个小怪物调皮地翻滚玩耍,总在不经意中露出它们柔软的肚皮。刘彣暗暗记下,怪物如果有弱点,那么弱点在眼睛、脖子、腹部三处。相由于前两者面积的因素,腹部似乎更加容易攻击。而事实是在实战中,怪物可不会主动的翻出肚皮挨打。
望远镜向上调整,一片云映入眼帘,他放下望远镜抬头以肉眼观察,天空被厚重的云包裹得水泄不通,放眼放去尽是云海,死死遮住了这个天空。刘彣只在感叹过后就不再多看,对这里的鬼天气要秉承着一颗见怪不怪的心。于是,他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赤红的大地之上,希望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往东的方向在第一次探索中有过结果,再看也只是除了红色再无他物的赤地平原;往西方向上趴着几头拦路虎难以逾越,西边的西边则是他今早看到的异色区域,面积不大还有一点凸起;北面是四个方向上最荒凉的所在,却有一小段起伏的山丘;至于南面,很远很远的地方存在一条可怕的大裂缝,那远在脚程之外,真要去那里怕一天一夜都走不到。
最关键的一点,他没有找到和水有关的任何东西,所有的奇特地形基本远在几十里之外的地方,似乎这个世界留给他的选择只有一个,在无助的绝望中耗尽最后一丝力量。
太阳高升在偏南的方向,又连续两个白天被云层覆盖,造成此地气温的低下,清晨形成的冰晶没有半点消融的迹象,在赤地平原上闪闪发光。由此可以推测一件事情,地下的气温要高于地表,说不定还有地下水源存在,当然推测只是推测,刘彣本人没有证实推测的能力。
天非常非常暗,不充足的光照让很多东西用肉眼看得并不真切,说不定一根救命稻草在稀里糊涂中被糊弄过去。所以他还是打算去走一走、看一看,把这次前往的方向定在了更加荒凉的北面。
若说求生的苦难等级,和鲁滨逊比较,刘彣堪称地狱难度。他没有可以沐浴的阳光和水,没有水产丰富的小岛,没有寒夜里祛除寒意的火堆,吃的喝的能凉透热情。这一次上路他不再是单纯的赶路,走的同时去收集地表的冰晶,假如他能捡起一升水的量出来,那一天的氧气消耗就够了,还有饮用的富余。
只是这些冰晶很薄,收集起来极为不方便,再者无法测定水中成分和蒸馏水的器械,一旦饮用不一定出什么意外。还是那句话,有总好过没有,也许这水真的是救命稻草也说不定。
有时他不仅会想,能在这般寒冷的地方喝上一口热水,是一件绝无仅有美事。
为了方便携带冰晶,他专门拆了一件设备的保护壳,磨出两个孔洞穿上铜线。走起路来那模样异常滑稽,就是一名宇航员拎着菜篮子在荒无人烟的大地上捡地上的烂菜叶子。
取冰晶亦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多数和土地凝结在了一起,拔出萝卜带出泥,往往一块小冰晶连带出来巴掌大小的土块。他的长板子可算有了用武之地,对准冰晶砸几次下去,收集便省事省力一些,只是冰晶会更加细碎。
从他出来的地方到他走过的短途,一条整洁的小路被清理干净,上百米的路程才拾取了满当当一篮子的冰晶。他把篮子放到地上,等回来的时候再取,毕竟放在这种地方不会有人专程来偷,如果偷也只会偷走当做绳子的铜线。计时器记录着他走过的时间,本次走出来的距离比昨晚要更短,路上对于冰晶的收集花费了他相当大的时间比例。在计时器响过后,刘彣深知自己要返程了,他掏出望远镜看前方,赤地平原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