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到自己身边来,她中年失女,苏晚母亲嫁人后,与苏洵离京镇守边关,多年不得见,再闻消息,已是阴阳两隔。是已,太夫人见外孙女,便想起亲生女儿,把这些年对女儿的思念,尽数加于苏晚身上。
后面入屋的四姑娘玉澜和六姑娘玉涟连忙上前给太夫人请安。
两位庶女没有玉瑶和苏晚这么好的待遇,人心是肉长,难免偏心,太夫人捧着苏晚的小手,没空搭理二房的庶女,敷衍的让她们起身,一门心思在苏晚身上,温声问她昨晚睡得怎么样?
苏晚温言细语的作答,生怕表现得太粗鲁吓到太夫人。
“瞧你这孩子,瘦得脸上都没什么肉,等会儿在外祖母这儿用早饭。”太夫人脸上闪过心疼的神色。
苏晚低声谢过太夫人留她用饭。
玉瑶在一旁撒娇:“祖母偏心,怎么不留玉瑶。”声音清脆,娇俏不惹人厌。
苏晚没来之前,府邸最得宠爱的便是二房的三姑娘玉瑶。
“留,都留。”太夫人看来是真的高兴,当即出声留众姑娘等会儿一块儿用早饭,姑娘们齐声谢过。
太夫人笑呵呵的说:“一转眼,玉瑶这孩子,都要出阁了。”
玉瑶被许配给承平伯府世子冯永之,将来冯永之继承伯府爵位,玉瑶便是伯府夫人。
身后伺候的王嬷嬷是太夫人从娘家带来的心腹,她两鬓斑白,发间杂夹不少银丝,人依旧精神矍铄,忙不迭笑道:“主儿,谁说不是呢,一转眼,您儿孙满堂,享无量福气。”
太夫人叹了口气,唏嘘:“终究是老了,老了。”
她再怎么注重保养,也到了知天命的年纪,眼角的细纹日渐增多,皮肤干瘪,日渐龙钟和显现老态,算算日子,已是半截身子骨埋入黄土。
玉瑶瘪嘴,心直口快的说:“谁敢说您老,祖母在玉瑶心中,永远年轻安康。”
她口齿伶俐,一股脑说了不少吉祥话哄太夫人开心,转眼间,太夫人喜笑颜开,抛却方才的忧愁。
苏晚不得不高看玉瑶一眼,太夫人对二房几位姑娘的态度截然不同,不只因三姑娘玉瑶是嫡女,她性格开朗,嘴儿又甜,谁不喜欢!
四姑娘玉澜以帕子捂嘴,时不时低低咳嗽一声,她一咳嗽,太夫人的眉头便皱一下。
咳一声,皱一下。
当一个人不喜欢一个人,她干什么都是错误的。
苏晚不知情,忍不住低声关怀她的身体。
玉澜摇了摇头,有气无力道:“无碍,多谢菀姐儿关怀,昨夜不慎着凉,我体弱多病,这是自打娘胎里带出来的毛病,吃了多少药都不见好。”
太夫人怕玉澜过了病气给其他姑娘,语气微冷:“玉澜身子不适的话,不如早点儿回去歇息。”
王嬷嬷给丫鬟使眼色,说:“四姑娘身子终日孱弱,老夫人这是心疼你,你们还不快搀扶四姑娘回屋歇息。”
四姑娘玉澜委身一福,拜别祖母。
她帕子捂住嘴角,轻咳离去。
四姑娘玉澜走了,这下轮到六姑娘玉涟着急,急得眼圈微红,她整日黏在玉澜身后,与玉澜形影不离。
太夫人摆摆手,道:“罢了罢了,一个两个的,涟儿,你同小四儿一块儿走。”
六姑娘玉涟松了口气,急急忙忙拜别祖母,匆匆离去。
尝莲叶羹
三姑娘玉瑶皱眉,嘟囔:“也不知玉涟怎的总是黏着玉澜,等玉澜及笄嫁人,难不成她要一块儿嫁过去?”说着,捂嘴轻笑。
说者无心,听者有心。
四姑娘玉澜和六姑娘玉涟的婚事,太夫人都是有打算的。
在这个王权至上的时代,侯府二房嫡出的姑娘玉瑶都不能做主自己的婚事,何况庶女,庶女能当成正房太太自然是好,若是不成,只能嫁人为妾。
淮安侯府的姑娘,即便是庶出,嫁人为妾,也是贵妾,玉澜和玉涟共事一夫,不是没有可能。
不过,太夫人不会傻到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淮安侯府的姑娘,在没有出阁之前,每一个都是矜贵的娇客。
“调皮!”太夫人伸手做势要打玉瑶,玉瑶没有躲闪,娇气的跺了跺脚,梗着脖子,说,“祖母,玉瑶说的不正是实话麼。”
苏晚抿嘴轻笑。
丫鬟送热茶,瓜果、糕点上来。
太夫人摇摇头,说:“瑶儿,你吃杯茶水,堵一下你的嘴儿。”
她教训:“等嫁去了承平伯的府里,可不能说这些实话了,缺心眼!”
玉瑶调皮的吐了吐舌头。
苏晚有些饿了,偷偷的抓了一块不知什么口味的糕点在手心里,往嘴里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