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本有今无,本无今有。三世有法,无有是处。”出佛者《涅槃经》。
“常存者必有尽时,处高者必有堕落,会合者必有离别,有生者必有死亡。”曾虔阇尼婆梨王为闻一偈剜身以燃千灯。
然,佛意:六识出六尘,乃成七情,独性成佛,见性成佛。
情,乃罪。
元顺帝正二十八年,朱元璋夺开封,平河南,攻克元朝首都大都。顺帝孤城难守,携后妃太子弃城逃走,退避大漠,统治中原长达九十九年的蒙元,一如宋之丞相文天祥所说的一样,胡运不过百年。
数年后,朱元璋病逝,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改年号建文,称建文帝。因削藩,导致叔父燕王发动“靖难之役”。四年,破京师,夺取帝位,杀方孝孺等人,次年改元永乐。
飞燕临城,永乐盛世。
至此,七罪出——
暗蛟生风,潜龙勿用。
公元1402年,朱棣破京师,逼得朱允炆火烧明宫,建文帝与其长子在深宫漫天的大火中,消失无踪。
朱棣生性多疑,对建文时逆命诸臣,残酷屠杀,大肆株连。生且不论,死之为尚?更惶惶论及“六玺”之外的“御章玺”亦失于明宫。御章玺为小章,方寸大小,专司于君王下诏调令之上,亦算国之重器,执此章者“君令所授”。
御章玺、建文帝——便永是明成祖朱棣心头一根刺。
随着司礼监及厂卫在明成祖一手操纵和控制下的扩张,庙堂江湖皆暗潮汹涌,风起云涌……
第一章却故忍回首(1)
时光荏苒,朱门深锁。
一年了。
纤尘落起,衣衫早已灰暗,头发有些凌乱,长长地遮过了眼睛,看不到整张脸的表情和样子。
虽然有些不修边幅,倒也没有让人觉得不堪和邋遢。
将手中的东西放进袖中,仔细看,不过一只两寸见方的金铃,动作轻柔,他缓缓转过拐角。
远远地有唱曲的声音传来。
那声音清亮,极是好听,任是何人都要驻足停留,他却好似没有注意到,径自朝里走去。
时值,永乐十九年。
京城。
这里有一处地方,是普通人去不得的。
“御梨栖”——名号响彻京城的梨园,当红台柱风怜懿更是无人不知,于是乎,不是达官贵人皇亲国戚者便休想从这正门金字招牌下走过。
“待月西厢下,近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嗓音清清亮亮,接着便是一群女子吃吃笑的声音,这笑声自然是来自御梨栖,唱曲的定是台柱风怜懿。无怪一大早梨园门口香车停满,门庭若市,看门的两位小哥也是不敢怠慢,今日还有贵客要来,自然不会放进一位身份不够格的人。
“啧啧,”其中一人探头探脑往园子里一望,“能在京城开这么个园子,当真是不能没点后台。”明成祖极其宠信东厂宦官,太监的地位在阁内一升再升,御梨栖的掌事便是与东厂的公公沾亲带故,而今天的贵人便是东厂督主的义子——九千岁。说着他还忍不住又张望眼,“要是我有钱,我也愿意捧着金银珠宝来听这风怜懿唱曲。”
“嘁!”另一人拍拍他的脸颊,“我要是有钱,就自己开一座梨园,找十个八个像风怜懿这样的,想听什么就听什么!这才是大爷!”他嘿嘿笑起,“再说这风怜懿,若真是个女人那还了得……”
“别说女人,”对面的人横了他一眼,“一说起这个我就头疼!”园子里这个是比女人还女人的男人,可园子外却有个比男人还男人的女人。
“你给我站住,你说什么?再说一次!”女孩尖锐的叫声突然响起,惊得门口两人不由头痛起来。
“再说一次怎么了,风怜懿不过一个戏子,谁有钱谁都可以捧,能清高到哪里去?”跑在前面的人蹦上蹦下,还挑衅地回头朝那丫头勾勾小指,“就你这个疯子把他当圣人,少给少爷我发疯病!追了十条街还不够?”
“你、你、你——”那丫头愣了愣,不知是想不到用什么词去骂他还是没有意料他当真又重复了次,“你这个混蛋!”她气得咬牙切齿,一剁脚就扑到街边的肉摊上抓了一把刀冲了上来,“姓张的,你别跑!”她一身衣裳半旧,红得不够鲜艳,黄得又不够亮丽,到哪都是差了一些,拼在一起就很是邋遢,举着刀,满大街追人,没在意周围的人都用什么看戏的表情。
刚才还在逞一时口舌之快的张家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