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能用手拿的都能带,一个时辰后,不自己走,他就派人往外扔,院子里的婆子跟丫头,若想跟着去的,他会放卖身契。
那天,很多人都在霍家的侧门外看到那一幕。
大雨天的,地上一片泥泞,几个粗壮婆子把母女二人往外推,淋得一身湿透的郑氏哭天抢地,“小玉明明是霍家的孩子,眼睛跟霍大人那么像,连太太都说过,兄弟姊妹虽然好几个娘,但眼睛却是一样的,怎么这样污蔑她,你们怎么可以这样污蔑她。”哭声远远传开,令人不忍。
倒是十五岁的霍小玉十分冷静,左手撑着雨伞,右手扶起了母亲,这时,侧门里两个小丫头背着小包袱跟了上来,“婢子跟着小姐去。”
她不知道说了什么,那两丫头连忙点头,“婢子不怕吃苦,婢子想跟着小姐。”
主仆四人后来在胜业坊附近的小屋子落脚,情况本已经不好,没想到郑氏因为受了打击,加上淋了雨,一病不起。
从霍家带出来的金银,流水般的往药铺送,请大夫要钱,抓药要钱,几人生活也要钱,两丫头一个叫桂子,一个叫浣纱,年纪都小,白日去附近的客栈帮忙洗碗,多少挣几枚铜钱,掌柜知道这两丫头宁可跟着被扫出门的主子,也不愿留在大宅安稳,倒是多了几分欣赏,若是客人有剩余饭菜,便让两人带回家。
霍家千金,霍大人最宠爱的小女儿,以前一顿饭要八菜两汤,现在开始吃剩饭度日。
饶是已经艰难到这一步,还是抵挡不住那天——家里真的什么都没了,只剩下二十两金子。
二十两金子,五口之家可以过上三年,但若换算成药钱,大概只有两个月。
可两个月后,又该怎么办?
没多久,就传出霍小玉在古寺巷租了间一进的房子,当成自己的小凤居。陪酒陪笑,不陪夜,进门价是十两金子。
十两金子,又不陪夜,真是疯了。
但更疯的是还一堆人抢着上门——都说霍大人的小女儿既有母亲的芙蓉花貌,又有霍大人的聪慧机敏,能读书论文,谈笑间令人如沐春风,绝非那些只会刺绣的千金贵女可比。
十六七岁的少女,正是容颜最好的时候,谁不想一睹芳颜,再者,十两金子就能让昔日的官家千金给自己倒酒,弹琴,说来也挺值得一去的。
替霍小玉张罗的“母亲”,是郑氏昔日在青楼的丫头,叫做福气,后来跟了个姓杨的猪肉贩子,日子十分美满,没想到丈夫却在大路上被官家的马车撞死,正妻连同儿子把她母女俩赶出门,愁云惨雾了一年多,存银渐空,正不知道该怎么养女儿,霍小玉却找上门来。
福气虽然没做过小凤居,但在青楼服侍姑娘久了,张罗起来也十分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