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你说个故事吧。”
“好。”
“你知道十二生肖原本不是这样排的,最刚开始是比赛力气,后来几个力气小的生肖官说这不公平,力气是天生的,又不是后来能练,以天生事物来排序,不能让人心服口服,仙人想想也是,于是跟玉帝举办了一次竞赛,竞赛项目包罗万象,有些要力气,有些要精细,一轮下来,谁先完成谁就排前面,这才定了下来。
“刚开始百年也是安然无恙,后来大概是闲了,生肖官开始闹天庭,玉帝跟仙人便准备再来一次,但这次的比赛可大得多,生肖官得找个队友回天庭,这队友是自己找的,若是蠢笨可怨不得人,可是,问题来了,去哪里找呢,众生肖官商量了一阵,进书找吧,书中自有世界,找个满意的队友,届时把书中人物带出来,不就行了?”
“进入书中找队友,这倒是有趣,不过不管带了谁出来,那人的家人朋友只怕要伤心难过再见不到面。”
“所以是有规矩的,必须等那人阳寿尽了,又点头答应,这才能带着魂魄一起走出那本书。”李益说完一笑,“以前在佛寺听到的,虽然不算有趣,不过还挺新鲜,今日想到便跟你说了——你信不信有神仙?”
“信。”
李益转过头看她,“真信?”
“万事万物皆有可能。”霍小玉点头,眼神一片清朗,“我信。”
二月底,洛县的积雪渐融,冻了一个冬天的草木逐渐出现绿芽,李家里,白色梨花倒是抢了先,没几日,粉红色的桃花开了,院子里逐渐染上春意。
这段时间李家唯一的大事就是李老太太身体不好,卢氏孝顺,上玉佛山替婆婆祈福——这是对外的说法。
正确的说法是,卢氏那一跪求,彻底让李老太太怒了,就连卢大老爷来时,老太太都亲自问他,长孙刚刚考上功名,媳妇就想害他被吏部记上不孝,这该怎么办才好?
卢大老爷也是傻眼,李家正要走上坡,正是可以享福的时候,怎么在这时候搞这出?
李老太太的意思是,让卢大老爷自己把妹妹接回家,每三个月准她回李家十天,会会亲友,保住面子,其余时间她不准踏入李家门,若是还有什么风声传入,那就别怪李家写休书。
卢大老爷虽然觉得妹妹可怜,但想想,如果自己长子刚刚派了官,填房章氏就想对外宣称儿子不孝,他肯定什么都不用说,直接卖了。
卢氏自然不肯接受这安排,但也没办法,婆子力气大,一下把她扛上车子,就这样跟着卢大老爷回到卢家。
三月底时,高仪府所在的宁州高知州亲自写信来,邀请李益上门赏桃花,眼见是将来的长官,李益立刻让人快马回报,自己则收拾收拾,这便出发。
高知州也是白身世家,因此对他很有好感,两人谈诗论文倒是颇愉快,在知州府上住了几日,离开之前,又去了高仪府,拜访了一下戴正辅。
戴正辅在京中官位已经有了安排,九月底就会前往京城,原本也有点担心政务交接,此刻见李益来,十分高兴,花了几日把上下事物都说清楚,该见的人也都叫到府中来,等他回到洛县,已经是五月中的事情。
时序已经是晚春早夏,院子里开满繁花,李老太太气色极好,李老爷的气色也很好,细细询问李益这趟见了谁,有没有什么收获等等,他一一回答。
等说得差不多,突然从内廊传来一个很熟悉的声音,“表哥。”
第9章(1)
随着声音从内廊珠帘后头出来的,赫然是崔雅儿。
一身银红色的春服,十分喜气,重要的是她梳着妇人发式,头上几枚钗子也都是金色,俨然是新婚妇,一路喜洋洋的走出来,后头则跟着崔大太太,脸色颇喜,但也颇尴尬。
这姑姑替他在京城挡了卢氏的冲喜婚,他很感谢,但是后来以丈母娘自居,跑去古寺巷闹事,他就不太高兴了,最后甚至花钱把霍小玉告官,让她在堂上被打了二三十个耳光,他更是难以接受。
李益可不是那种“毕竟是亲戚”,“得饶人处且饶人”的性子,敢怂恿堂官打人,就得有让他打冋去的准备——他让秀子书院退了崔允明的申请。
秀子书院是大黎朝最好的书院,老师都是当代大儒,甚至连昔日状元,昔日太傅都有,每年的拔萃科生倒有五分之一出自这里,故许多人家抢破头也想把儿子送进来,崔家花了不少银子,又托了许多人情,这才让秀子书院同意把崔允明排入顺序,能不能入学还得看他基础,总之先排上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