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江来回比较快?听起来他们是很常从檀江来回啊,可项惠不就是知府的儿子么,他不住松见府要住在哪里?
“你家大爷现在人在哪?不在馨州吗?”
“因为过年的关系,已经回家了。”
哎,她越听越迷糊,人不在馨州,又已经回家,难不成他家不在馨州?
不对,她突然想到一个问题——项惠是知府儿子这件事情,从头到尾都是她自己猜的,根本没跟他求证过。
“你主人家在哪州哪府?”
项宝恭恭敬敬回答,“在京城,春北巷。”
田青梅只觉得茶都快喷出来了,项惠居然是京城人氏?!那他的松见口音是怎么回事?
她会以为他是知府儿子,除了出门带着随从,一看就是富家子弟外,还有兄弟姊妹众多这点符合知府的好色传闻,主要也是因为他的口音够道地。
给了赏银,送走那两兄弟后,她这才知道原来只有这玉冠是要亲自交到她手上,项惠另外送了一些布料,皮毛,都是放在外头的箱子里。
“好大一箱呢。”田竹生笑着说,“等大哥的时间我跟他们谈了一下,这才知道原来京城比松见府大上两倍,骑快马得绕上一圈,那两人说项家的家仆,每天都得骑马练箭,京城热闹,但贼人也多,得防着点。”
“三爷连这都说上了。”茜草打趣道。
“这可不,不然我在酒楼干了这么多年的活不都白干了。”
紫草跟着问,大大的眼睛满是好奇,“三爷还问了什么,京城是不是真有那么热闹?”田竹生却不回答她,“我把东西拿去娘房里,看看怎么发派。”
紫草莫名被甩脸,一脸奇怪,看着他离去的背影,问:“大爷,是不是我哪里说错话了,惹三爷不高兴?”
“你别理他。”田青梅摇头,这竹生也不知道怎么搞的,最近阴阳怪气,等过阵子有空,肯定要把他揪出来问一问。
回到房间,她让茜草重新给自己梳头,这才发现匣子里有暗格,打开一看,是个荷包,黑色的绸缎上面绣着一只扑腾的小兔子——两人同龄,属兔。
荷包内的东西也很简单,一两金子。这,这是给自己压岁钱吗?
想起项财说原本是除夕该到的,更觉得应该是,京城到松见府很远呢,他回家过年还给自己送压岁钱……
“大爷,束好了。”
田青梅想看看自己带着新冠的样子,却见到铜镜里的人一脸高兴,开心的模样藏不住。
第4章(2)
田家糕饼铺定在元宵节“试吃”——古人没这观念,可她有啊,试吃是放长线钓大鱼,舍得一块,可以换来无数块。
但由于人数不好控制,于是她采取最简单的方法,在自家铺子门口蒸,送,除了田大娘在家里照顾彩姐儿外,其他人都出来帮忙了。
出一个蒸笼,等稍冷后就拿起刀子切,既然是要钓鱼,田青梅也就不小气,给足一个拳头大小。一个大婶带着三个孩子,一共拿了四块,“小子,你们家还真舍得。”
田青梅笑着回答,“既然说要送,那就不能小气,大娘若觉得好吃,记得明日再来光顾,一块蛋糕十文钱。”
“哥哥,我能多带一块回去给妹妹吗?”
“行。”她用油纸包了两包便送出去。
“俺想两种都带回去给婆娘吃吃看,行不行?”
“当然可以,我们的糕饼不油腻,娘子肯定喜欢,您若回头要买,认得我们是田家糕饼铺。”
紫草一向听话,要她在街头街尾招呼,她便笑咪咪的拿着铜锣敲敲敲,嗓门大得铺子口都听见,“来来来,各位乡亲父老,我们田家糕饼铺明日开张,今日免费请大家,来者有份,来者有份。”
听到有免费可拿,一堆人都来了,铺子口热闹得不行。
康氏虽然心疼,但这些都是大姑,不,是大伯的钱,也不好说什么,想起大伯允诺的十分之一净银,初二回娘家时跟母亲提起这事情,母亲高兴得都要飞起来,以前她做事情哪有钱拿,都是公婆掌着,这大伯居然肯给净银,太难得了,于是康母细细吩咐闺女别得罪了,好好做事。
想着母亲交代的也没错,哪个媳妇帮家里做事情有钱拿,自己不过清点东西而已,一个月就有一两银子,大户人家的丫头每日劳累也不过就一两,想到这里,便卖力包了起来。
铺子虽然只卖原味蛋糕,苹果蛋糕,但对于没尝过的人来说,这可是新鲜滋味,又甜又软,又松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