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管得实在太严了,不管皇上要做什么,他们都会指手画脚,甚至没事找茬、为反对而反对,没人喜欢被别人束缚,何况是一国之君?皇上烦透了他们,不想跟他们进行口舌之争,索性躲入深宫避而不见,眼不见心不烦,但是,皇上不上朝不代表他不理政,皇上还是非常关心国家大事的,加上我大明朝的政务制度已经十分成熟完善,使得皇上不需要像秦始皇那样事事亲力亲为,国家仍然可以正常运转,各项大事都能处理得井井有条,再者,天下太平时无为而治恰恰就是最好的治国政策,皇上喜静不喜动,不没事找事乱折腾,国家就可以休养生息,老百姓就能安安稳稳地过日子,这难道不好吗?”
马三公子眼神有些飘渺地点点头,喃喃道:“是啊,是啊…”他似乎由此而想到了很多东西,然后看向夏华,赞许道,“有见地。果然是人不可貌相,其实,看你写出《天龙八部》那么既精彩绝伦又文理深刻、发人深省的话本,我就知你不是等闲之辈,今晚见到了你本人,确实不出我所料,你虽然年纪轻轻,但说出的话却是鞭辟入里,‘天下太平时无为而治恰恰就是最好的治国政策,皇上喜静不喜动,不没事找事乱折腾,国家就可以休养生息,老百姓就能安安稳稳地过日子’,这话说得真是太对了!可笑朝堂上那么多的王公大臣,竟不如你一个少年书生看得透彻。嗯,刚才是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呢?”
夏华接着道:“第二个原因就是…”他心神一动,欲言又止,摇摇头,“最好还是不说了。”
马三公子被夏华吊起胃口,催促道:“有什么不能说的?快说!不然我把银子收回去了!”
夏华无奈:“那你要保证不对别人讲,更不会去举报我。”
马三公子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我保证!你就放一百个心吧!我才不是那种卑鄙小人呢!并且我平生最恨的就是在背后打小报告的人!”
这话让王管家听得眼皮抽了抽。
夏华点头:“好,第二个原因就是…皇上身体不太好,他估计自己活不长久,所以存在及时行乐的想法,不想把有限的阳寿用来跟那些大臣整天吵架扯皮上,并且那样也会伤身体、减短阳寿,皇上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反正我没几年能活,干嘛不抓紧时间好好地享受呢?”
马三公子双眼瞳孔一紧,闪过一丝寒光:“你是怎么知道的?”
夏华笑了笑:“这还不简单?第一,皇上在三年前也就是万历十二年就开始派人给自己修建寿宫了,皇上今年不过二十五岁,三年前只有二十二岁,这么年轻就给自己修建以后的长眠之地,这说明什么?第二,皇上和朝堂上那些大臣闹翻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国本之争’,大臣们多数拥立皇长子,皇上有意改立皇三子,皇上才二十几岁就已经立太子,跟他这么早就给自己修建寿宫一样,都说明皇上身体不太好,并且他在内心里认为自己是活不长久的。”
马三公子听得眼神黯淡下去:“是啊,是啊,一个命如朝露、不暇自哀的人,哪里还会有什么雄心壮志、抱负理想?只会想着过好每天、多活一天是一天,天意如此,这就是命啊!”
“哥…”“三公子…”马六公子和王管家齐齐面露不忍。
夏华不以为然地顺嘴道:“皇上其实多虑了,他根本就不会短命。”
这话让马三公子心神猛地一动,他紧紧地盯着夏华:“你为何这么说?”
夏华看着马三公子眼中射出的熠熠光亮,有点意外和隐隐不安:“你为什么关心这个?”
“这…”马三公子有点语塞。
“是这样的,”旁边的王管家开腔道,“夏公子,皇上龙体如果有个三长两短,那可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不知道多少人的身家性命前程会因此而一夜巨变呢,我们这些京城里的人,当然要知道的越多越好了,这样才能在关键时候做出趋利避害的正确选择嘛!夏公子,你若知道些什么,不妨说出来嘛!”
夏华一想,确实是这个理,如果皇帝身体很好,下面的人就没必要有什么特殊想法了,如果皇帝身体不好,眼看着距驾崩不远了,这些京城的达官贵人大臣就要面临选择三岔口了,必须提前下注在某位皇子的身上,如果押对了,就能获得从龙之功继而一步登天…这些门门道道是不言自明的。不管在什么时代,提前知道的信息都是价值无穷的财富。
想通这一节的夏华呵呵一下,故作神秘道:“天机不可泄露。”既然掌握着万历帝看似是个短命鬼实际上阳寿却很长的“天机”信息,岂能白送给别人?肯定要待价而沽捞一笔呀!
说来也怪,万历帝自小就身体不好,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