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空里发家致富应该做得到,那么多穿越文、重生文不是白看的,回到过去后搞符合实际情况的发明嘛,当然,这事不能好高骛远,万-里长征是要一步一步走的,在发大财前先要解决自己迫在眉睫的生存问题,再说了,搞那些发明也是要时间、精力、成本的特别是成本。想靠十五两银子就做大生意?还是洗洗睡吧,梦里啥都有。
以后的人生规划目标就是当个家财万贯、妻妾成群的富家翁?这似乎太初级了。须知,富而不贵的话,有再多的钱也只是有权有势者砧板上的鱼肉,随时可能一夜回到解放前顺便把小命也搭进去,本朝开国初年的那位沈姓大富豪已经给万千后来者敲响了警钟。抱个大腿、搞官商-勾结的话…也不保险,靠山一倒还是要玩完,不能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寄托在别人身上。再说了,士农工商,商人的社会地位是很低的。
夏华深深地吸口气,开始在宏观角度思考起自己此时所处的时代和历史大势。眼下是明朝万历年间,已经属于明朝晚期了,按照原先的历史轨迹,短短57年后,明朝就灭亡了。五十七年后,夏华七十二岁,有可能还没寿终正寝,就算他自己进棺材了,他的子孙后人呢?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明朝灭亡了,他和他的子孙后人身为大明子民,岂能在天下大乱时独善其身?见风使舵,投靠新朝?那么做会落下骂名臭名;远走高飞,逃去海外?也没好果子吃,海外华侨的血泪史同样充满各种苦难。退一万步说,在明知自己的国家故土即将陷入危难时只想着置身事外或溜之大吉,这纯属不负责任、没有担当的懦夫行为。
这一年,万历十五年即西元1587年,看似无关紧要,大明朝表面上看四海升平、天下无事,甚至还有“万历中兴”的美称,然而,大明朝的运行轨道已经僵化,已经走到了尽头,后世一些历史学家称这一年是明朝的转折点,更有“明亡于万历”之说。倘若以万历十五年为分界点,在万历皇帝即位后前十五年,由于名臣张居正等人的苦心经营,明政府收入大增,商品经济兴旺繁荣,社会风气活泼开放,**也比较清明,倭寇已完全被荡平,大明朝既无较大内忧,也无较大外患,史称“中外乂安,海内殷阜”,可是,这副天下太平的繁华表面下却是暗流涌动,新一轮各种危机正在酝酿着,过了这一年,大明朝便开始走下坡路了。
这个时代,全球处处大风起兮云飞扬。通过麦哲伦在六十多年前完成的人类首次环球航行,欧洲人知道了脚下的大地其实是一个大球;被哥伦布在近百年前发现的美洲此时正在遭到西班牙人野火般狂暴贪婪且所向披靡的侵占掠夺,西班牙帝国进入巅峰鼎盛,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日不落帝国,除了在美洲如入无人之境地扩张,西班牙人还来到了东方占领了菲律宾群岛;
在发现美洲新大陆的同时,欧洲人也发现了东方,七十多年前,第一批葡萄牙人横渡大洋来到了华夏;万历元年,第一艘满载着白银的西方大帆船抵达菲律宾马尼拉,这些白银会被用于交换华夏的生丝、丝绸、瓷器、茶叶,从而开启了持续百年之久的欧亚美三洲贸易,不过,葡萄牙人已顾不上加大跟华夏的贸易,因为他们的本土在七年前被西班牙帝国吞并了;
罗马的广场上,布鲁诺拿着哥白尼在四十多年前临死时才敢发表的《日心说》仰望着天空,他坚信大地是个星球,太阳也是个星球,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比萨斜塔边,年轻的伽利略正在想着,如果站在塔顶把两个大小重量不一样的铁球松手落下去会不会同时着地?千里之外的德意志巴伐利亚,少年的开普勒躺在草地上仰望着星空,他痴迷地看着那些星星,心里产生了强烈的“我要揭开它们的运行规律”这个念头;遥远的东方,青年的徐光启也在痴迷地看着天空、观察着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
布鲁塞尔的医学院里,“近代人体解剖学的创始人”安德雷亚斯?维萨里的学生们正在继承老师的遗志,用手术刀划开遗体捐献者的身体,一点点地揭开人体的构造秘密;华夏的崇山峻岭间,年近古稀、头发花白的李时珍正在披荆斩棘地前进着,背后的竹筐里装满各种采摘下来准备好好研究的草药以便于对他在数年前完成的《本草纲目》初稿进行补充和修正;
欧洲大陆外的孤岛上,牛顿的祖父正在家门口种着一棵苹果树,莎士比亚正在构思《罗密欧与朱丽叶》;万-里之外的东方,“东方的莎士比亚”汤显祖在四年前考中进士正在南京担任官职,每天目睹官场腐-败的丑态乱象让他悲愤不已;华夏南方的肇庆府,一座天主教小教堂前,在四年前历经千辛万苦从欧洲来到华夏的利玛窦正苦苦期盼着可以前往燕京见到大明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