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明:开局万历找上门 > 第060节 筹备生意(2)

第060节 筹备生意(2)

运输工具不成问题,夏华和卢泰都有不止一辆马车,换掉车厢就行,夏华只保留一辆单驾马车和一匹马在家里作为交通工具,另外一辆单驾马车和那辆双驾马车都送到荷庐农庄作为运输工具,卢泰有一辆单驾马车和一辆双驾马车,他留下了单驾的,把双驾的送了出来。这样,荷庐农庄就有一辆单驾马车、两辆双驾马车合计三辆马车可用,用来运原料、运货等。

根据夏华和卢泰的工作安排,有的工人负责每天赶着马车去附近农村乡下收购草木灰,那玩意儿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顶多十文钱就能买一大车,有的工人负责每天赶着马车去购买生石灰和天然烧碱,有的负责购买猪油、酒水、精盐、松香等物,有的负责购买香料、花瓣、硫磺、艾草、薄荷等物,有的负责用草木灰制作碱液,有的负责用生石灰和天然烧碱制作碱液,有的负责制作肥皂,有的负责在肥皂的基础上制作出更高级的香皂。

夏华和卢泰给工人们的分工似乎有一步重复了,那就是同时用草木灰、生石灰和天然烧碱制作碱液,这么做并不是画蛇添足,如果有人想要窥探肥皂的秘密,就会误以为草木灰、生石灰、天然烧碱都是肥皂制作过程中同时需要的原料,从而迷惑有心人,不仅如此,夏华还让织夏、绘秋、绽冬在购买原料时去药店买一些种类不同的便宜药材、去别地买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比如炼丹常用的朱砂、雄黄、雌黄等物,从而进一步地迷惑有心人,这些在肥皂制作过程中完全用不上的各色药材、各种杂物被织夏她们大模大样地买好后会趁人不注意时悄悄地拿出去丢掉。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做事得智商在线,不是么?

忙活了好几天,夏华和卢泰总算把他们的肥皂生意搞得初步地万事俱备了,根据计算,他们的作坊平均每天能生产出五百块肥皂和五十块香皂,两人决定等到半个月后生产出足够多的存货时再正式把肥皂和香皂推进市场。

“公玉老弟,我算过了,一块肥皂的成本大概十文钱,香皂大概是一百文钱。”作坊的一间充当“老总办公室”的房间里,卢泰询问夏华,“你说我们在正式出售它们时定价多少?”肥皂和香皂的成本大头是猪油,香皂的成本之所以是肥皂的十倍,主要是香料不便宜。香料,就是能被闻出香气、被尝出香味的东西,主要被用于调制香水化妆品、烹饪做菜的作料佐料调料,华夏本土有特有的香料,海外有特有的香料,海外香料在华夏市场上的价格堪称贵逾黄金,是十分昂贵的奢侈品,就算华夏本土的香料,价格也是很高的。

根据史**载,曹操在病逝前对他的妻妾们“分香卖履”,什么是“分香”?就是曹操把一个个只有拳头大、里面装着香料的荷包布袋分给他的妻妾们让妻妾们用于以后的生活。后世有很多人对此感到疑惑:曹操干嘛不分金银给他的妻妾们而是分香料呢?香料又怎么能用于以后的生活?这是因为香料可要比金银贵重多了,一小包香料顶得上一大块黄金。曹操哪里是“分香”,他是把一大块一大块黄金分给他的妻妾们,他的妻妾们把那一小包的香料换成钱,就足够一辈子衣食无忧了。华夏古代很多朝代经常发生这种事:某个大贪官落马了,结果官府在查抄这个大贪官的家时没发现黄金白银,而是发现大批的香料,这些贪官为什么会收藏香料?就是因为香料比黄金白银值钱多了。

到明朝时,随着中外贸易的不断加强和扩大,海外香料越来越多地涌入华夏,此时的香料虽然没有以前那么价值高昂,但仍然不便宜。

“肥皂一块三十文,香皂一块一两。”夏华道。

卢泰张大嘴巴:“肥皂的售价是成本的三倍,这还算合理,香皂的售价竟是成本的十倍?这也太黑了吧?一两银子一块?会有人买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