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江越说越思路畅通:“昔日战国七雄争霸天下,为何最终是秦国一统六合?因为秦国在全面东出中原前已经拿下巴蜀,有了巴蜀的千里沃土、万顷良田,秦国就有了一个大粮仓,在对战山东六国时具有粮食物资上的优势。还有南方,我华夏本发源于中原之地,南方本是崇山峻岭、森林密布、人迹罕至的蛮荒之地,但江南岭南为何越来越兴旺昌盛?南方的人丁民户为何越来越多?就是因为靠中原之地已经养不活华夏之人,所以历朝历代必须大力开发南方。如今的天下大势可谓万变不离其宗,华夏之人越来越多,加上天气越来越恶劣,华夏之地已经养不活华夏之人,怎么办?困守华夏之地就是坐以待毙,必须走出华夏!开拓海外!”
“说的好!”夏华忍不住击掌喝彩,“平波兄,你的这番话可真是鞭辟入里的真知灼见!”
卢泰听得有些迟疑:“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已经过去很多年了,朝廷已经约定俗成地不会大规模地出海了…”
“我们现在只是人微言轻的小人物,当然左右不了国策,”夏华神色十分庄严,“所以,我们必须努力地向上爬,当官,当大官!不为名、不为利,只为华夏神州和天下苍生的未来!”
“没错!”杨江重重地点头,“国家未来有难,我辈男儿岂能畏缩不前?像陶渊明那样爱惜羽毛、只顾自己的名声气节、个人受到一点委屈就退出官场是不行的,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自己活得潇洒飘逸了,但天下的百姓万民呢?如果有志之士都像他这样动辄甩手不干,谁来为天下苍生做实事?包羞忍辱、负重前行,才是真正心怀天下苍生的大丈夫!”
夏华看着慷慨激昂、正气凛然的杨江,愈发觉得他跟自己是志同道合。
六人谈得非常尽兴,一顿午饭吃了半个下午。
送走卢泰、杨江五人后,夏华洗了把脸,回到书房里继续温习功课、背书、做题。
因为过于聚精会神,足足过了半个小时,夏华伸懒腰时才注意到书房门口站着一个人,他转头看去,是丹儿。
“怎么了?有事吗?”夏华问道。
丹儿眼中含泪、表情惶恐,双手抓着衣角,在似乎下定了决心后,她忽然哭着向夏华跪下:“公子,请您帮帮小姐吧!”
夏华起身扶起丹儿:“别哭,好好地把话说清楚,到底怎么了?”
丹儿哽咽抽泣道:“小姐…小姐一直被欺负…她好可怜…”
夏华脸色一沉:“你立刻把宋小姐请过来。”
很快,宋词儿被丹儿拉到了夏华的书房里,宋词儿低着头,嘴里轻声道:“丹儿,你这不是给公子添麻烦吗…”
“小姐,都这个地步了,你还忍气吞声作甚?”丹儿悲愤不已。
夏华看着宋词儿,轻声道:“把外衣脱了。”
宋词儿身体轻轻地颤抖了一下,但没有抗拒,顺从地、慢慢地脱掉外面的棉衣,露出里面的中衣。
不听信一面之词,必须眼见为实,这是夏华的处事原则之一,他上前伸手轻轻地揭开宋词儿的中衣,露出里面的亵衣,他看向丹儿,丹儿掀起那片亵衣,露出了一个乌青的淤肿,是个脚印。
“公子,你看!”丹儿又撩起宋词儿的衣袖,露出胳膊上也有多处青斑。
夏华脸色十分阴沉,但语气愈发温和:“把衣服穿上吧。”同时掏出一锭银子递给丹儿,吩咐道,“带着词儿去看郎中买药。”
“谢谢公子!”丹儿喜极而泣地接过银子。
宋词儿轻咬嘴唇,泪水盈眶地看着夏华:“公子,词儿以后一定会惟命是从地伺候您了。”她听到夏华刚才对她改口,不像以前那样叫她“宋小姐”而是改为了“词儿”,这个变化的含义是不言自明的。
夏华微笑道:“我知道,所以,你受了委屈不要自己忍着,要告诉我,我会为你做主的。”
宋词儿带着泪花的脸上露出微笑地点头:“嗯!”她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全感和依靠。
宋词儿和丹儿离开后,夏华感到阵阵心烦意乱,没多久,赵海过来:“公子,上次那个凶巴巴的姐姐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