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明:开局万历找上门 > 第105节 凯旋回忠州

第105节 凯旋回忠州

三年一次的乡试正式结束了,录取名单也出来了,曲终人散,五千多考生陆陆续续地离开了成都,但有一百人一时间还不能衣锦还乡,正是一百个新进举人,因为官府按照惯例要为他们举办一场专门的庆祝宴,称为“鹿鸣宴”。这是一个传统,全国各省省会都在举办。

所谓鹿鸣宴,得名有三个原因,一是取义“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寓意天下人才尽归朝廷,江山社稷稳固,二是该宴主要食材以鹿肉为主,鹿在华夏古代跟鹤、龟等动物一样被视为仙兽、瑞兽,只有皇帝才有资格吃它的肉,皇帝把鹿肉赐给通过乡试的举人们,意为皇恩浩荡,要求举人们谨记皇恩、好好效忠皇帝,三是鹿与“禄”同音,暗示考上举人可以拿到朝廷俸禄、前程似锦。

一百个举人,九十三个赴宴,另外七个没来,三个乐得疯掉了,正在抢救中,没考上会疯,考上也会疯,另外四个则病倒了,这四个学子都是带病撑着一口气坚持参加完乡试的,乡试一结束,那口气随之泄掉,人立刻一病不起,据说其中一个快不行了,身体本就带着病,乡试又极度消耗精力和体力,他的生命力随之被耗得油尽灯枯了。

这场鹿鸣宴是在巡抚府举行的,巡抚府自然是既金碧辉煌又美不胜收,这场盛宴也是山珍海味、歌姬舞女、鼓乐灯彩一样不缺,既热闹非凡又气派无比。正式开宴后,亲自主持此宴的巡抚大人和陪同他的布政使大人、知府大人先后发表重要讲话,无非就是祝贺举人们通过了乡试,称赞举人们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勉励举人们明年进京赶考再创佳绩,又训诫举人们不忘初心,好好地效忠皇上、为国家和朝廷出力等等。

虽然都是官样文章,但举人们都听得一脸的受益匪浅和受宠若惊。

领导讲话结束,下一个环节是举人们发挥才华、吟诗作词,首先从考了全省第一名的解元开始。此次川省乡试榜首来自成都府内江县,名叫马鸣毂。夏华不记得历史上明朝后期有个叫马鸣毂的著名人物,看样子,这位马解元在科举道路上并未走得太远,后期发展平平。

在这样的氛围下,吟出的诗、作出的词当然以歌功颂德为主题,夏华混在其中也作了一首凑数,他是第十一名,巡抚大人、布政使大人、知府大人的关注重点都在前十名的身上,没向他多投来几道眼神,倒也让他乐得自在,可以把时间和精力都用来大快朵颐、大饱口福。

乡试第一名是解元,第二至第十名是亚元,夏华正好差了一名。

参加完鹿鸣宴,归心似箭的夏华等人可以凯歌高奏地回忠州了。

成功中举,夏华、卢泰、杨江等人自然是喜气洋洋,来时的紧张、忐忑、凝重等情绪俱已烟消云散,只剩下“人生得意须尽欢”的极度喜悦、踌躇满志的意气风发以及对未来的满腔憧憬。由于从成都到重庆是顺流而下,所以归途只用了三四天,可谓“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一到忠州,夏华等人就吓了一跳,因为他们看到娄知州竟带着全城上百名有头有脸的人物在城门口亲自迎接他们,站在娄知州身边的自然是他们的老师秦夫子,另有上万名闻风而来看热闹的忠州百姓,处处人山人海、人声鼎沸,城门口也被装潢一新,城楼上披红挂彩、大红灯笼高高挂,一见夏华等人出现,现场立刻鞭炮齐鸣、锣鼓喧天,舞龙舞狮子一起飞腾。

“举人们回来啦!”

“文曲星们回来喽!”

“咱忠州的才子们回来啦!”

欢腾声中,娄知州笑得合不拢嘴地快步迎上前来:“秦学子、夏学子、杨学子、卢学子、刘学子、胡学子、喻学子,欢迎你们凯旋而归呀!”

夏华等人一起行礼:“见过知州大人。”随即又向同样喜笑颜开的秦夫子行礼:“先生好。”

“好,好,好…”秦夫子心情极佳,笑得如沐春风。

夏华在秦夫子身边看到了秦良玉,秦良玉没看其他人,只盯着夏华看,眼中柔情脉脉,夏华看向她,两人四目相对,夏华展颜一笑,秦良玉抿嘴微笑。

娄知州一脸敬意地看向秦夫子:“鸣玉公,这都是你教出来的好学生呀!”

秦夫子爽朗一笑:“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他们中举大部分还是因为自己刻苦用功。”

娄知州喜形于色:“咱忠州在这次乡试中可是大大地扬眉吐气了一把!鸣玉公,多谢了!”

听到这话,夏华就知道娄知州为啥这么给他们面子了。整个四川省目前共有13个府和6个直隶州,下辖125个县和县级州,忠州便是这一百二十五分之一。全省录取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