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华三人早上从河口镇出发时就买好了鞭炮香烛纸钱等物,此时径往夏父夏母的墓地也是夏家的祖坟,放鞭炮、点香烛,夏华跪在夏父夏母墓前虔诚地磕了三个头,然后烧纸钱。
围聚在附近的村民们感慨不已地议论纷纷:
“夏大郎真是了不起呀!”
“是啊,这孩子命苦,但有孝心,自己也争气,硬是挺过来了!”
“只可惜,老夏两口子看不到夏大郎今天有了这么大的出息,享受不到这天大的福气!”
“什么夏大郎?是夏举人!举人老爷!知县老爷见了他都要客客气气!管好你们的嘴!”
“哎哟,说的是,我这张嘴该打,人家已经今非昔比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称呼他了。”
“咱六合村出了举人老爷,咱脸上真是有光啊,出了村子,别村的人见到咱都羡慕呢!”
“真没想到,夏大…夏举人老爷真的考上了举人,以前以为他最多就只能考上秀才呢!”
“人家是普通人吗?人家可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全省第十一名!”
“我说张家二媳妇,你家丫头也不小了,跟夏举人年岁差不多呢…”
“别说笑了,人家夏举人是什么人?举人老爷!马上还要进京赶考当皇上的天子门生、以后当大官,要娶也是娶大官家的闺秀小姐,哪能看得上乡下丫头?咱家那丫头能给夏举人当丫环就烧高香了!”
“这话倒也是…哎,你们看到跟夏举人一起来的那姑娘没?长得可真俊俏啊,老刘家的四丫头本来是咱六合村的第一枝花,但跟那姑娘比却要差上一大截呢!”
“别乱说话,夏举人身边那姑娘肯定来头很大,乱说话小心被人家听见了!”
“提到这茬,不得不佩服老刘,真不愧是里长,在夏举人连秀才都不是时就把他家的四丫头送到了夏举人身边,这叫啥子?这叫先下手为强!老刘果然是老谋深算、老奸巨猾啊!”
“咦,怎么没看到老刘家的四丫头跟夏举人一起回来…”
祭拜完了夏父夏母和夏家祖宗,夏华当着众村民的面取出五百两银子给刘里长,编个有模有样的鬼话道:“刘伯,这是我在成都考中举人后巡抚大人、布政使大人、成都府知府大人还有我回来后忠州的娄知州大人、夔州府的朱知府大人给我的赏赐,另有一些乡绅大户送我的礼金,我现在交给您让您和父老乡亲们用来把六合村建设得更好,比如,村里的道路需要修整了,村头田地边的水渠需要疏通了,村里还需要建个学堂供孩子们读书识字,村里有的孤寡老人需要接济等等,这都需要用钱呀!”
刘里长吓得慌忙摆手:“不行,不行!这可使不得!太多了!再说了,夏举人你接下来还要进京赶考,需要银钱盘缠呢…”
夏华笑道:“放心吧,我还有一些余钱呢,足够我进京赶考了。刘里长,我是在六合村长大的,我还有我爹我娘以前没少受到村里乡亲们的照应帮衬,如今,我稍微有了一点出息,回报你们是理所当然的。刘里长,请收下吧!”
刘里长看夏华态度坚定,忍不住眼眶湿润落泪:“夏举人,你可真是…”说着哽咽住了。
现场的村民们看到夏华掏出整整十锭银元宝,忍不住一起发出惊呼声,继而听到夏华说这笔银子是他用来回报村里的,都感动激动不已,纷纷对他交口称赞,夸他聪明、有学问、有本事、有出息、有孝心、懂得感恩、前程远大等等。
夏华当着村民们的面把这五百两交给刘里长,自然是为防止刘里长会把银子中饱私囊。五百两银子,对乡下人来说,堪称天文数字,就算刘里长人品可靠,但也难免会财帛动人心,即便刘里长不生出贪心,他的两个儿子呢?他的二女儿、二女婿呢?夏华可没有忘了那茬事。
按理,夏华要给六合村的村民们做好事,应该亲力亲为,这才能确保他出的每两银子都会用在实处,但他没那个时间。
给完银子,夏华就直接离开了,刘里长带着村民们依依惜别、一路相送,出村老远后,刘里长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小心地问道:“夏举人啊,我家四丫头呢?怎么不见跟你一起?”
刘里长已经看到了秦良玉,但他没有任何排斥、吃惊、不安,因为他对此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在他想来,男人嘛,只要发达了,不三妻四妾还正常吗?他也很清楚自家的身份,如果夏华始终只是一个秀才,刘洁还是能给他当正房的,但夏华如今已经是举人,正房之位肯定没刘洁的份了,只能当侧室,但也很好呀,举人的妾就算是妾,也比穷人的妻金贵得多。
“哦,她在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