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明:开局万历找上门 > 第139节 金殿传胪

第139节 金殿传胪

伴随着肃穆的景阳钟响,紫禁城午门的三扇正门、两扇东西对开的掖门同时缓缓地开启,两队身穿金色飞鱼服、手持一丈长画戟的大汉将军——这“大汉将军”不是汉朝将军的意思,而是明朝殿廷侍卫的称号,隶属于锦衣卫,千余人左右——迈着整齐的步伐从除中门外四个门洞里踏步而出,立在汉白玉铺成的五条大道两旁。

此时的宫门外已经站满了身穿大红色朝服的皇亲贵族、公卿大臣、文武百官以及约三百五十名身穿深蓝色进士服的新科进士。

紫禁城正门坐落于燕京城的中轴线南端,正北叫“子”,正南叫“午”,所以,夏华等人眼前的大门叫“午门”,其东西北三面城台相连,环抱一个方形广场,宛若三峦环抱,雄伟无比,其正面的三扇大门个个高大无比,最中间一扇足有三十多米高,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这是皇帝本人进出皇宫的专属专用门,擅自进出者死,但也有两种例外,一是皇后在大婚时可从此门进一次,二是殿试的状元、榜眼、探花三人可从此门出一次。

也就是说,今天的这约三百五十名进士里待会儿有三位能从这扇大门走出皇宫,享受到无数人望尘莫及的至高荣誉。

大约卯时,城门楼上一声钟响,然后听到一个太监扯着公鸭嗓高声窗户道:“吉时已到!百官率贡士进宫觐见面圣!”

在礼部引导官的引导下,夏华等此时还不算正式进士的贡士通过午门一边的掖门进入了皇宫,一路直行向前,穿过一道又一道宫门后,来到一片足以容纳万人的广场上,广场尽头赫然是一座坐落于三层汉白玉高台上、足有三十多米高、金碧辉煌、巍峨雄伟的宫殿,正是紫禁城最大的建筑——皇极殿,也叫太和殿、奉天殿、金銮殿,该殿长宽比例正好是九比五,代表着九五之尊,屋檐上的神兽装饰都要比别的宫殿多出一个叫行什的,达到十个,全天下仅此一处,不然不足以显示其至高无上的尊贵。

这座大殿的一切设计除了出于美学,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把至高无上的皇权烘托到极致。

看到皇帝召开朝会商议国事、代表着天底下最大权力所在的皇极殿就在眼前,不少进士一下子情绪失控、泣不成声,一是极度的激动,二是忍不住回想起自己从老家通过科举之道一路走到这里的种种不堪回首的艰辛苦楚。

此时的皇极殿前已林立着手持金瓜、宝顶、旗幡等各种各样象征性多于实用性的武器的金甲卫士,廊檐下还有装备着黄钟大吕等全套乐器的宫廷乐队,这叫卤簿法驾,乃典礼仪式不可缺少的仪仗队、警卫队、军乐队…公卿官员们鱼贯进殿开始上班,贡士们则老老实实地按照鸿胪寺官员的吩咐跪在大殿外御道两边等着。

大殿里举行早朝什么的,夏华等在外面的人是听不到,过了小半个时辰,一阵乐声响起,只见申首辅从大殿里走了出来,站在众贡士的面前,展开手里的一封精美的金册,清清嗓子,高声道:“诸贡士听宣!”

原本跪得都有点没力气的贡士们纷纷精神一振,又期盼又惴惴不安地看向申首辅。

申首辅双手捧着金册朗声道:“…皇恩浩荡,开科取士,为国育才,出身莫问。今万历十七年己丑科殿试结束,陛下策试天下贡士,钦赐一甲进士及第三名、二甲进士出身七十名,三甲同进士出身二百八十名,合计三百五十三人,名单如下…”

读到这里,这可恶的申首辅却断句顿住了,他显然不只是为了换气,而是欣赏现场鸦雀无声的场景和故意吊足众贡士的胃口,过了足足一分钟,他才慢悠悠地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死寂安静,中气十足、字正腔圆、缓缓地道:

“殿试一甲第一名…四川夏华!”

两边的大汉将军们立刻犹如接力赛般高喊道:“殿试一甲第一名,四川夏华,进殿觐见!”一时间,整个皇极殿前的广场上都回荡着这句话。

夏华一动不动地跪在原地,没有做出反应,因为他已经懵掉了,直到旁边的会试第一名伸手悄悄地捅了他一下,低声提醒:“快上去呀,夏状元!”他才回过神来,完全是下意识地、摇摇晃晃地站起身,脑子里一片空白,傻愣愣地站在原地,两眼呆滞无神,好像突然没了魂。

我…我是状元?这怎么可能!

状元…我怎么会是状元呢?来自全国各地这么多的高手,特别是东南学子们,那是藏龙卧虎啊!我怎么会打败他们成为状元呢?

我…我以为我能进前三名就是奇迹了,弄个探花就是人品爆发了,混个榜眼更是老天爷对我大发慈悲了,没想到直接就是状元!

状元!我是状元?这…这是我的主角光环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