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很忙,三百五十三名新科进士里,有人忙着参加朝考、等待分配工作、派下人回老家报喜,有人忙着风风光光地衣锦还乡,有人忙着前往地方为官,有人忙着把父母妻儿家人接到京城,有人忙着在京城买房子、置办家业,有人忙着四处参加应酬活动结交“朋友”、攀附权贵、扩大自己的人脉关系网…夏华六人里,袁可立、刘时俊、胡世赏都会长久地待在京中,他们派下人回老家报喜并把父母妻儿家人接来、着手在京城买房子,他们不会回老家,因为这么多的进士争抢好岗位,在这个节骨眼上,他们是走不开、不敢回老家的,生怕一离京城回老家了,京中的好岗位就被人趁机顶替抢走了。
卢泰和杨江走的路跟袁可立三人相反,都会申请离京前往地方为官,他们虽然都是进士出身、有资格进入翰林院或六部,但都放弃了这个机会。卢泰放弃的原因是他知道自己绝非朝臣之才,他能一路通过乡试、会试、殿试在很大程度上是沾了夏华的“光”,以他的率直性格,确实也不适合在京城打拼,再者,乌罗州不但是他的老家,还是夏华和他的“大后方、根据地”,夏华和他的肥皂香皂、烟草生意都在那里——还有一部分烟草生意在马千乘家的石柱县——那里太重要了,必须有夏华集团里一个核心人物在那里坐镇管理,况且,这也能造福乌罗州、石柱县的万千各族百姓。金榜题名后回到家乡当家乡的父母官造福家乡的父老,不也很好么?
杨江也要回老家,他老家是浙江台州,但他打算申请到浙江宁波当官,反正这两地紧靠在一起。杨江跟卢泰…准确地说,跟夏华一样,无意在京城里朝堂上“浪费口舌、浪费生命”,在他们看来,那种党争是毫无意义的事,被卷入其中不但会招来灾祸,还会消耗大量的精力,与其在京中整天扯皮扯淡,不如前往地方,一可自保,二也自由,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杨江打算申请到宁波当官并不是心血来潮或宁波是个好地方、去那里有油水,而是他和夏华几人在反复商量过的深谋远虑。
夏华六人对他们的未来是制定有严密、长远、完善的计划的,袁可立、刘时俊、胡世赏留在京中发展,卢泰和杨江前去地方发展,这都是计划的一部分,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功名利禄和荣华富贵,而是为了在自保的前提下为大明朝、为华夏和华夏的亿万苍生多做出贡献。
因为夏华长期透露的“天机”,卢泰、杨江、刘时俊、胡世赏、袁可立都知道:脚下的大地是个大圆球,分为多个大洲大洋,西洋诸国正在积极地发现世界、开拓世界、掠夺世界,东洋倭国即将统一并对高丽和华夏图谋不轨,大明朝不能故步自封、闭目塞听,必须强力地迎接浩浩荡荡的世界潮流并在这几千年来从未有过的“世界大变局”中争夺世界巅峰的位置。夏华六人个个都明白自己的使命,个个都肩负着沉重的责任。
卢泰、杨江、刘时俊、胡世赏参加朝考的这天,王安第三次来到驸马府找夏华。
“恭喜啊,夏状元,”在被夏华迎到客厅里后,王安笑眯眯地道,“皇上知你在京中尚无住处,刚刚赏了你一栋宅子。”
夏华连忙向皇宫方向下跪拜谢:“下官叩谢皇上赏赐。”他先前无官职在身,所以自称“学生”,如今已是翰林院从六品修撰——虽然有名无实,目前只挂个名——所以要自称“下官”。
万历帝赏给夏华的这栋房子的上一任主人正是他在几个月前一顿板子打回老家的那位吏科给事中李沂,李沂是三年前那场殿试的进士,在京城当了两年多的官,自然置办了房产,被削去官籍、撤除一切官职、逐回老家时,他在京城买的房子肯定要变卖掉的,一直闲置着,此时被万历帝变废为宝地赏给了夏华。
李沂是个清官,又为官不久,没几个钱,他的房子自然很普通,各种跟豪华奢侈沾边的装潢、布置、陈设一概没有,位置虽在内城却比较偏,但夏华还是很满意的,一来,他不大在乎物质享受和虚荣,二来,他有钱,接手后花笔银子收拾收拾,几天内就可以拎包入住了。
“夏状元,”王安说完房子的事说起真正的来意,“皇上召你入宫。”
夏华不感到意外,立刻跟着王安一起前往皇宫。
启祥宫里,夏华见到了正翻看着一堆礼部户部文件的万历帝。
“下官夏华,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夏华向万历帝行礼道。
“免礼平身。”万历帝不紧不慢地道。
“谢陛下!”夏华站起身。
“夏华啊,”万历帝看向夏华,显得饶有兴致,“你和杨江、刘时俊、胡世赏、卢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