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尧姬在宫里也有一套流程要走,就是册封礼。什么是册封礼?就是公主在出嫁前被正式封为公主。问题的关键是:朱尧姬已经是延庆公主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原因很简单:朱尧姬以前只是皇女,万历十五年,万历帝打算把她嫁给王昺,所以册封她为延庆公主,没想到半路上杀出夏华这个“爱情程咬金”,搞成这样后,万历帝不得不帮移情别恋的朱尧姬撒谎,对外声称朱尧姬患了严重的肺火之疾,命不久矣,然后一脸体恤王昺地告诉王昺:朕总不能让你娶个快死的病人或药罐子吧?所以啊,这门亲事就取消了,朕是为你好啊!王昺感恩戴德、感激涕零且求之不得,但他万万没想到,朱尧姬居然“康复痊愈”了,怎么办?难不成再去求亲?哦,公主快病死了,你悔婚退婚,公主康复痊愈了,你又要吃回头草?世上哪有这么美的事!无奈,王昺只得接受自己跟朱尧姬有缘无分的事实。
于是乎,朱尧姬创下了一个记录:她是大明开朝以来唯一的一个连“嫁”两次的公主。
朱尧姬被封为延庆公主是为了嫁给王昺,眼下,如果她还以“延庆公主”的身份嫁给夏华,这怎么看都是埋汰人,既埋汰王昺也埋汰夏华。该怎么办呢?这难不住万历帝,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嘛,大不了再册封朱尧姬一次。
启祥宫里,万历帝身穿皮弁服,王皇后身穿翟服,皮弁服和翟服是皇帝、皇后的朝服,也是皇帝、皇后最高等的礼服,同在现场的还有李太后、陈太后以及朱尧姬生母英太妃魏氏,同样个个身穿朝装礼服。英太妃就是万历帝父亲隆庆帝的英妃,隆庆帝去世、万历帝登基后,她被晋位为英太妃。英太妃知道自己就一个女儿,地位跟李太后相比是望尘莫及的,这后宫完全是李太后说了算,加上李太后为人亲和,并不仗势欺人,所以英太妃毫无必要产生什么不安分的想法,安安稳稳、低调地在宫里享受富贵即可。比起隆庆帝除李太后外的其他妃嫔,英太妃已经很幸福了,毕竟还有一个亲生女儿。
升起御座后,万历帝把朱尧姬第二次被封为公主的册封金册授予册封使,册封使高声宣读道:
古之君天下者,有女必封。今尔**,特封尔为“锦玉公主”,配万历十七年殿试状元、翰林院修撰、户科给事中夏华。彼为驸马,尔为公主。既入夏氏之门,当须恪遵妇道,以孝公婆,以奉舅姑。闺门整肃,内助常佳,毋累父母生身之恩。尔惟敬哉!钦此!
随着万历帝的大笔一挥,朱尧姬的公主封号从“延庆公主”变成了“锦玉公主”。锦玉,取锦衣玉食的意思。另外,朱尧姬自从看了《天龙八部》,越来越不喜欢“延庆”这个封号,总觉得膈应得慌,加上宋朝那个延庆公主死得太惨、太耻辱,使得“延庆”有点晦气不吉利,万历帝帮她改了,既寓意着她的婚姻重新开始也正合她意。
担任朱尧姬使者女官的碧玉向万历帝跪下叩首谢恩、接受金册,随即捧册前往朱尧媖在宫里的住处也是英太妃的住处,朱尧姬和英太妃是住在一起的,已经准备好的朱尧姬一身翟衣华服,头戴九翚四凤冠,来到启祥宫谢恩,向万历帝、王皇后分别行八拜礼,接着又向李太后、陈太后、英太妃也分别行八拜礼。这么多人里,英太妃无疑是情绪最激动的,眼泪哗哗直流,她的这个在两年前就该嫁出去的女儿如今真的要嫁出去了。
这场婚礼主要由宗人府和礼部负责,明朝公主的婚礼程序一般遵循民间风俗,也分为采纳、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等部分,但毕竟是皇家婚礼,繁琐程度和排场绝不是民间可比的,不过,夏华和朱尧姬的婚礼因为“尽量从简”,所以跟民间豪门大户也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