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明:开局万历找上门 > 第176节 下放地方当知县

第176节 下放地方当知县

上百座商业城镇,人口众多而密集,沿着河道,绿树成荫,绿荫后就是楼房鳞次栉比的城镇,八街九陌、车水马龙,人-流如织、灯红酒绿,摩肩接踵、熙熙攘攘,商铺酒肆遍地开花,门庭若市,街道间贩夫走卒不计其数。大运河就像一块长长的磁铁,把半个华夏的精华都吸引了过来。

大运河畔最繁华的城市自然是扬州,它就像后世的上海。扬州位于华夏东部南北两地的交界处,从而成了大运河上最重要的货物中转站、水路交通枢纽,不管是南方的货物去北方,还是北方的货物去南方,都要经过扬州,既有如此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加上利润惊人的盐业,扬州想不繁华都难。

半个月后的十月初,夏华一行抵达扬州,时间正值半夜,众人站在船头看去,名不虚传,好一座又繁华兴旺又精致优美的城市,犹如一个珠光宝气、锦绣盛装的碧玉少女,虽是半夜,但全城灯火辉煌、人声鼎沸,街道上依旧马咽车阗、熙来攘往,运河上的船队仍然川流不息,人气之旺盛完全不逊于白天,无愧于“烟花三月下扬州”“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人生只合扬州死”等古往今来对它的不计其数的美誉。对扬州这种高度发达的商业交通枢纽城市来说,夜晚和白天是没有区别的,根本不存在夜深人静、万籁俱寂的概念,全城从白天热闹到深夜,再从深夜热闹到天亮继续第二天的热闹,哪怕凌晨三四点出门,照样有吃喝玩乐的地方通宵营业,街道上就看不到打烊歇业的店铺。扬州的繁荣持续了上千年,没落衰败是从晚清开始的,此时的扬州正处于鼎盛时期。

若能当上扬州知府,给个别地的一省布政使都不换。

在扬州,几乎没人从事农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大运河和盐田,哪个扬州人会傻不拉几地干种田从地里刨食这么低级、最不赚钱、性价比最低的生计?在此时的扬州种田就跟在后世的上海陆家嘴种田一样纯属脑子有坑。扬州的繁荣,靠的是商业、运输业、盐业、旅游业、手工业、服务业等行业,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应有尽有,全城处处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只要有钱,这里就是天堂。想要面面俱到地写出扬州此时的繁华是根本不可能的,别的不说了,光是一个扬州瘦马,就足以让全华夏的男人为之热血沸腾和趋之若鹜了,反正夏华在运河上看到的花船数量不比商船少,每艘都是灯火通明、桃红柳绿、莺歌燕舞、鸟语花香,令人眼热心跳。

夏华稍微地看了看便收回了目光,继而摇头叹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人与人是这样,地方与地方也是这样。像扬州这种繁华之地,无数人醉生梦死、挥霍无度,真不知浪费了多少财富,我大明倘若全国各地都像扬州这般倒也罢了,可扬州这样的城市毕竟不多,除了它们,全国还有多少穷困落后的地方啊!可叹,无数财富在这里被糟蹋,别地却有无数穷人挨饿受冻!上苍为何让人间如此厚此薄彼?”他满脸悲天悯人,一边感慨一边返回船舱。

赵海等人都忍不住为夏华的这份忧国忧民的胸怀深感钦佩,但绣春觉得,如果不是因为朱尧姬和秦良玉一左一右、眼神如刀地盯着自家公子,自家公子应该会多看一会儿那些花船以及船上千娇百媚、千姿百态的姑娘们。

“这就是扬州啊!”

“好美啊!你们看那里,好多漂亮的彩灯啊!”

“都深更半夜了,大街上还有这么多人,跟白天一样…”

“哎,你们快看,那里在唱戏呢!”

“好香啊,你们闻到了吗?香得我肚子都饿了…”

宋词儿、唐诗诗、绘秋等人看着河上和河两岸让人目不暇接的美景,都兴奋不已、叽叽喳喳,然后纷纷请求夏华:“公子,我们可以去逛一逛吗?”毕竟是年纪不大的女生,到了繁华之地当然喜出望外和产生想要逛街购物的冲动。

夏华看着众人期待而热烈的目光,笑了笑:“去吧,天亮前必须回来,天亮时我们就要继续出发了。”他又看向绣春、唐仁槟、简熙佳等人,递过去几锭银子,“你们跟上,保护好所有人,不要惹事,也不要出事。”虽然船可以二十四小时航行,但扬州这里船只数量太多,需要排队通过水关闸口。

“谢公子!”众人欢天喜地。

“公子,你不去逛一逛吗?”绘秋问道。

“我不去了。”夏华摆摆手,然后坐在船舱里看书。

夏华经过扬州却不上岸逛街游玩,一是有朱尧姬、秦良玉看着他,二是他不想节外生枝,根据后世影视剧和小说的套路,不出意外的话,肯定要出意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