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明:开局万历找上门 > 第198节 正式挂牌开阜(1)

第198节 正式挂牌开阜(1)

孙青山点头:“大人放心,这些我们都懂得,只是…”他迟疑一下,说道,“就单说丝绸,巴蜀丝绸其实不逊于江南丝绸,但巴蜀距海边太远,不比江南就在海边,所以从巴蜀进货的运输费用大得多,从而额外地增大了我们的成本。简单地说,在宁波卖江南的丝绸,能赚到十倍的利润,在新安卖巴蜀的丝绸,只能赚到三四倍的利润。”

夏华也点头:“我明白,但我们必须这么做,因为我们别无选择,一来,我们要为皇上赚到钱,二来,我们要让东南的豪强们赚不到钱。我们宁可少赚钱也要让那些玩垄断的混蛋守着仓库里堆积成山的丝绸卖不出去。到时候,他们怎么办?只能服软,把他们的丝绸降价也卖给我们。钱不是问题,我们有本钱跟他们打商战。”

杨江道:“公玉兄,新安市舶司正式开阜后,我们跟外商们做的第一笔生意应该会成功,但那些回过神来的东南豪强肯定不甘心失败,不甘心听我们的,他们会竭尽全力地反扑我们,并且会不择手段,所以我们接下来的生意肯定不会一直顺利。”

夏华呵呵一笑:“不择手段?他们如果想跟我们斗,我们就奉陪到底。”

孙青山在报告完进货囤货工作离开后,夏华问杨江:“那位小财神爷呢?”

杨江笑道:“潞王府那边先后送来两批赎金,合计三十多万两,第二次时还送来一封信,请求我们宽限时日,所以,虽然早就过了三个月的期限,但我们还养着那位小财神爷,既不放他也不杀他,看在他家里交了这么多赎金的份上,我们稍微地给他改善了一下伙食和居住环境。公玉兄,你说这些赎金是他那个当王妃的姐姐交的,还是潞王交的?”

夏华耸耸肩:“无非就是两种情况,第一,他姐姐没敢告诉潞王,自己倾家荡产地筹钱交赎金,第二,他姐姐告诉潞王了并向潞王求救,但潞王没怎么帮她或只帮了一部分,否则,富得流油的潞王岂能拿不出五十万两银子?”

杨江点头,然后问道:“你说,皇上知道这事吗?”

夏华满不在乎:“这不重要。”他摸摸下巴,“三十多万两银子,嗯,够多了,估计继续扣着他也榨不出更多的银子来,这个废物留着已经没用了,放了他吧!”

杨江想起什么,问道:“可以让胡世赏、朱燮元在宁波那边帮我们拉客了吧?”

夏华笑了笑:“不着急,还有一个月呢!继续进货囤货,继续修建大明港,做好充分的准备后再开始。”

杨江颔首,他看着夏华:“今年可是你和皇上约定的第一年了,咱们今年得给皇上挣到一百万两银子的纯利润。”

夏华点点头:“我知道呢。”他今年如果通过新安市舶司没挣到一百万两银子,就得自己倒贴钱凑足一百万两送去京城。

杨江补充道:“我们想要通过海上贸易赚到更多的钱,除了抢走原本被东南豪强们把持掌控的丝绸、瓷器等传统生意,还要扩大业务,开拓新的生意,把更多的大明特产卖给外商,让更多的大明特产在海外就像丝绸、瓷器一样火热畅销。”

夏华再次点点头:“这是必然的。”他脑子里灵光一闪,浮现出了一个二百多年后诞生的重大发明,此物可以跟各种华夏特产一起卖给外商特别是欧洲商人。

跟杨江商定诸多新安市舶司开阜前的准备工作后,夏华出了门,看到萍儿在外面等着他。

“公子,”萍儿向夏华行了一礼,“小姐有事找您。”

“嗯?”夏华有点纳闷,“什么事?”

此时的新安县境内,最忙碌的地方就是大明湾两岸,上万名工匠、民夫劳工在这里夜以继日地忙碌着,白天不必多说,到了晚上,大明湾两岸灯火通明,施工场地每隔百步就点着一堆熊熊燃烧的火堆,大量的、形形色色的建筑材料从各地源源不断地被运来,堆成一座座小山,人声鼎沸、飞沙走石,铿锵有力的号子声此起彼伏,响彻整个大明湾,处处热火朝天,人人挥汗如雨,马嘶牛哞声阵阵,一匹匹健马、一头头壮牛奋力地拖拉着一辆辆装满建材的车子,木匠们切割着木料,将其加工成一根根木梁、木柱,石匠们锤凿着石料,将其打磨成一块块石板、石砖,泥水匠们用泥土、水、石灰、碎砖、细沙搅拌着三合土,铁匠们捶打着在火炉里烧红的铁料将其做成修建建筑时所需的各种铁构件,瓦匠们专心致志地打地基砌墙建房盖屋…

所有人都认为,夏华在大明湾两岸大兴土木是为了修建新县城,实际上,夏华要修建的不只是新县城,还有大明港。

大明港自然条件十分得天独厚,共有三个主要出入水道,海底多为岩石星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