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这对维持朱明江山而言是头等大事。身为皇帝,就算万历帝做不到爱民如子,他也肯定希望自家江山稳固延续。
历史上,番薯虽然在明末就传入了华夏,但似乎没有被明政府进行全国性的推广,只有东南沿海地区和华北地区普遍种植,至于西南地区,要到清朝前期在清政府大力推广下才被普及种植,最终种满华夏全国。如今,这件大事在夏华的努力下提前了上百年,对华夏苍生自然是意义无穷。
夏华在信中告诉万历帝:他在新安跟外商做生意时偶然听南洋华商提起西班牙人从美洲发现这番薯并将其带到了吕宋,意识到番薯的巨大价值的他便花费重金、派遣勇士潜入吕宋,在当地华商华侨帮助下成功地偷到番薯的种苗并进行了实验种植,现敬献给陛下,希望陛下降旨命令大明全国各地从明年开始广种番薯以增加大明的粮食产量。
信中,夏华特地提到卢泰和欧阳四海,声称此二人也为这件大事出了大力,特别是欧阳四海,他虽是海盗,但仍将自己视为华夏子民,请陛下允许在时机成熟时赐予欧阳四海一个投诚归顺、将功补过、报效大明的机会。
“这小子的朋友还真不少,连海盗都能成为他的朋友。”万历帝干笑一声,然后对王安吩咐道,“他的第二份礼物是什么?”
王安打开第二个长方形的盒子,里面是具单筒望远镜。
“陛下,”王安看了夏华放在第二个盒子里的信,对万历帝讲解道,“这是夏大人发明的望远镜,也叫‘千里眼’,可让人看清很远地方的东西。”
“是吗?”万历帝顿时大感好奇,他拿起望远镜使了使,立刻惊奇欣喜不已,“还真是!哈哈!那百丈之外的飞檐勾角雕刻都能看清楚,有趣!有意思!真奇妙!真神奇!这小子的脑瓜子到底是用什么做的?怎么能发明出这么多妙不可言的东西?赛过诸葛亮啊!”
“陛下,”王安接着道,“夏大人说,此物暂属我大明的高级机密,不可外泄,但要秘密批量制作,等战争爆发了,可分发给前线的将领们,有了此物,将领们就能更容易看清敌情、掌握战局了。”
“所言极是!此物确实大有用途!”万历帝连连点头,“对了,他的赚钱发财的好点子呢?”
王安打开夏华寄过来的第三封信:“陛下,夏大人说此生财之术叫‘开设全国连锁银行’。”
“银行?连锁?”万历帝一头雾水,“什么东西?”
王安一边看信一边讲解道:“这是一种类似于钱庄银号的机构,但能提供异地存取大额钱财的服务,具体是这样的…”说完,王安补充道,“夏大人说了,这种全国连锁银行一旦顺利开设,就能像镖局一样日进斗金,但要准备起码五百万两的现银,陛下可在我大明王师征服倭国、得到倭国的巨额钱财和大银矿后再开设。”
“倒也是。”万历帝笑了笑,“朕现在哪有五百万两的现银,况且,大明马上就要跟倭国开战,在打赢前只能倒贴钱而甭想赚钱。唔…好点子,就跟发行彩票、开设镖局一样,一旦开设成型,又是一个源源不断生财的聚宝盆。”
开设全国连锁银行,无疑又是一个暴利项目,但夏华没法吃独食,一来,他没那么多的现银,二来,这么大的生意,上面有万历帝这么一个见钱眼开的大老板,夏华还想着吃独食?夏华身为万历帝的下属,有发财项目却不叫上领导而是自己单干,会有什么后果?就跟开设镖局一样,万历帝肯定要横插一脚并分走最大的一块蛋糕。与其那样被动,还不如顺水推舟,尝试跟万历帝合作分一杯羹就行了。
看到万历帝眉飞色舞、心情极好,王安趁机道:“陛下,夏大人的功劳可真大呀,其一,他圆满并且超额地完成了陛下您交付给他的经营新安市舶司的任务,一口气挣到了大明国库税收一半的银子,其二,他从西班牙人那儿为大明获取到番薯,让大明以后的粮食产量大大增加,其三,他发明了望远镜这等大有用途的神器,其四,他为您想出开设全国连锁银行的生财之术。夏大人既立下这么大的功劳,陛下您打算如何嘉奖他呢?”
“嘉奖?”万历帝皮笑肉不笑,“他现在的官级是从六品吧?还有那个杨江和那个卢泰,行,把他们仨都晋为正六品,其它的就别想了,算他功过相抵,朕不跟他计较了。”
“啊?”王安愣住了,“功…功过相抵?”
万历帝笑骂道:“这厮以为他背地里干的那些‘好事’朕都不知道么?朕是看在他实心卖力给朕办事的份上,这才揣着明白装糊涂不挑破。话说,四妹在外面养病已经很久了吧?”
王安不明白万历帝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