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明:开局万历找上门 > 第227节 开始磨刀的丰臣秀吉

第227节 开始磨刀的丰臣秀吉

跟有人欢欣鼓舞有人口吐芬芳的燕京不同,新安县处处洋溢着快过年的欢乐气氛,因为有了大明港和新安市舶司,短短一年光景,新安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通商贸易带来的好处是结结实实、看得见摸得着的,并且不只是让官府、跟官府合作的人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还让广大老百姓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首先就是大大地增加了老百姓的就业机会,加上夏华在新安县境内大搞基建、大兴土木,从而制造出成千上万个工作岗位,只要不怕苦、不怕累、不偷奸耍滑、肯下力气,就不愁找不到活干并且报酬收入远超过种田在地里刨食吃,以致于越来越多的原本是农民的新安县居民直接撂下家里的田不种了,跑去工地搬砖或跑去大明港码头边扛麻包——这些农民普遍是家里田亩较少,种田只能勉强糊口,打工要比种田划算得多,如果是家里田亩较多的农民,就不一定选择打工了——经新安县衙相关部门调查,在新安县当工人的月收入普遍高于一两银子,拥有一技之长或经验丰富、干活麻利的工匠的月收入还有可能达到二两银子,如此一来,农民自然竞相转变为农民工。

其次就是外地的不只是新安县附近的广东境内县州府,而是全国各地的,还有海外很多国家的各种各色商品货物源源不断地涌入新安县,燕京的酱菜和二锅头、山东的苹果和阿胶、山西和汾酒和陈醋、河北的年画和金丝挂毯、河南的杜康酒和彩灯、陕西的剪纸和彩画泥偶、甘肃的裘皮和雕漆、宁夏的枸杞和甘草、江苏的雨花石和糕点、浙江的刺绣和火腿、安徽的墨砚和折扇、江西的瓷器和蜜橘、福建的木雕和竹器、湖南的鞭炮和石雕、湖北的鸭脖子和五香豆?、四川的泡菜和瓷胎竹编、贵州的茅台酒和苗锦、云南的山茶花和羽毛画、广西的凉席和桂圆、青藏的雪莲花和冬虫夏草、西域的葡萄干和葡萄酒、关外的人参和毛皮、塞外草原的肥羊和奶制品、波斯的地毯和香料、奥斯曼的咖啡和宝石、欧洲的玻璃和钟表…琳琅满目、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导致新安县大部分居民情不自禁地加入了“剁手族”,没办法,很多很多往常只是听说过的、很稀罕的东西如今在家门口就能买到,这实在让人忍不住大肆购物的冲动。

如此既种类丰富又数量充足的物资,极大地提升了新安县居民们的生活水平,也强烈地刺激了消费水平,很多从燕京来到新安的商人忍不住感慨道:“就算在京城,市面上的商品也没这么丰富呀!”

以大明港为核心的新县城自然是发展得日新月异,老县城没有被荒废,恰恰相反,同样在飞速地发展着、扩建着,因为本地的有钱在城里买房置办家业定居的乡村人口越来越多了,从外地迁入新安的中产阶级也是越来越多,对他们来说,在新县城买房不太划算——没办法,都怪夏华把大明港一带的地价、房价炒得太高了——那么,在老县城买房就是很好的选择了,反正老县城也很有发展潜力和空间。除了新老县城,新安的七个集镇和众多村庄也都发展得红红火火,集镇规模不断扩大,比原来的老县城还大,一些村庄已经发展得具有集镇的雏形,像元朗平原这种新居民集中居住地区,还雨后春笋般产生了新的村庄和小型集镇。截至年底,新安县的常住人口已经突破十万大关,达到近十一万人,流动人口数万,包括很多海外人士。

人口不断增加,物资丰富而充足,民众的收入也不断增加,这都促进了新安的商业繁荣,也带动了手工业、服务业、娱乐业、旅游业等行业的日益兴盛。那么多基建项目,需要多少工人和建材供应商?进出大明港的商船络绎不绝、昼夜不息,码头上需要多少搬运工?县衙、市舶司需要雇佣多少“临时工”?外来新居民和流动人口那么多,新老县城和大明港要新开多少家商店酒楼饭馆旅馆客栈才能满足需求?要雇佣多少工人、厨师、厨娘、杂役、店小二、跑堂的、服务员?又要向乡下的农民收购多少农产品?外国船员水手们下船后,或吃喝玩乐,或游山玩水,或逛街购物买些华夏特产、工艺品带回国送给家人,本地人口袋里也有钱…喏,消费就这么刺激起来了,市场就这么兴旺起来了,经济就这么发展起来了,形成了一个越来越好的良性循环。

如果在新安县进行民意调查,就会发现夏知县的支持率有九成五以上,如此高的支持率,不但是前任王知县望尘莫及的,还是全国上千个知县和知县级地方主官里名列前茅的,客观上讲,夏知县绝不是海瑞那种苦行僧式的大清官,他的日子过得相当滋-润,虽然没有穷奢极欲、钟鸣鼎食,但也绝不委屈自己整天粗茶淡饭,该吃香的就吃香的,该喝辣的就喝辣的,该享受就享受,然而,老百姓就是发自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