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明:开局万历找上门 > 第299节 支援是看对象的

第299节 支援是看对象的

夏华到延长县当知县,第一还是为了战事,第二才是为了扶贫,他想要在接下来的宁夏之役中为国家做出贡献,肯定需要一个“本地向导”,只是,他现在就是一个正六品的知县,官级太低,又不能随便离开治下到处跑,边军的那些将军、指挥使什么肯定不会“自降身份”过来见他,最好的人选就是李建业了,他是李家军的中级军官,活动自由,又是李家的子弟,知道的东西比高级军官更多。

啃下一条烤羊腿又一口气喝掉一大壶茶后,李建业长舒一口气:“哎,这山路真不好走,又下大雪,好几次险些摔进山沟里。”

“辛苦了,辛苦了。”夏华连连道。

“没你辛苦。”李建业笑道,“从广州被调到这里来,又要参与战事又要率领一县老百姓艰苦奋斗摆脱贫困。”他看向外面,“这场雪着实不小,我们这里都这么大,更别提草原上了,蒙古人的这个冬天会过得艰难无比,牛羊大批大批地冻死饿死,人饥寒交迫,他们活不下去,就又要来抢我们了。”

夏华点点头。

简短的寒暄后,夏华和李建业坐在火炉边一边烤火一边谈起宁夏的局势。

“公玉兄,你跟我透露过,”李建业眼睛发亮,但又带着一丝疑惑,“叛军会里应外合地攻取和占据宁夏镇?”

夏华颔首:“不错。”

“那我们为什么不提前阻止呢?”李建业有点想不通,他知道夏华能“夜观星象,窥探天机”,同时他估计夏华能凭着万历帝的妹夫和心腹的身份获得很多锦衣卫提供的机密情报,所以才会“未卜先知、料事如神”。

夏华分析道:“昔日,曹操西征马超,获悉西凉军后续部队从西凉各地不断赶来参战后,他不忧反喜,众将询问何故,曹操解释道,‘不患贼聚,只患贼散’,意思就是,西凉军如果分散在西凉各地,曹军剿灭起来需要劳师远征,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地慢慢打,扫荡西凉全境,搞不好还会按下葫芦浮起瓢,西凉军既聚拢起来迎战曹军,曹军便能通过一战而胜将其全歼。建业兄,我们眼前此战也是同理,趁着这个机会把那些内贼外寇统统引出来,继而一网打尽,一可避免我大明在跟倭国开战时存在后顾之忧,二可重创河套地区的贼寇,为日后全面收复河套打好基础。河套丢失很多年了,此地非常重要,若能收回,意义无穷啊!”

李建业深以为然:“言之有理。”

夏华看着李建业:“建业兄,我手里握有很多钱粮物资,还有很多兵器军火,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你觉得我要是想支援宁夏地区的边军,应该支援谁才会让我的钱粮物资、兵器军火不会打水漂?”

李建业毫不犹豫:“平虏城的萧参将。”

夏华心头一动:“详细说说。”

李建业侃侃道:“公玉兄,虽然我李家主要驻守辽东,跟西北这里瓜葛不大,但也知道这里的情况。说实话,真要打起来,不光宁夏镇会守不住,周边的河西四十七堡基本上都是中看不中用的银样镴枪头,都烂透了,唯独萧如薰参将负责守卫的宁夏镇最北的平虏城是根硬骨头。这位萧参将可不是等闲之辈,他是将门世家出身,精忠勇武、深谙军事、练兵有方,并且文武双全、能诗善赋,西北的文人学士们竞相拜见他,人言‘趋之若鹜’,我在宁夏镇一带游历查看时,唯独平虏城让我相信此城能在贼军攻打下坚守住,别的军镇城堡嘛…呵呵,就不要指望了,公玉兄你若把你的钱粮物资、兵器军火支援给那些军镇城堡,要么会被那些军中蛀虫中饱私囊,要么会经过他们手被贼军缴获白白便宜了贼军。”——成语“趋之若鹜”正是源于萧如薰这位明末名将。

夏华心头喜悦:“好啊,有这位萧参将和他的平虏城,这场仗就好打多了。”

历史上宁夏之役爆发后,随着宁夏镇被叛军攻占,明军在河西即黄河以西之地的众军镇城堡犹如多米诺骨牌效应般接连快速沦陷,绝大部分明军将兵都一触即溃、望风披靡,唯独萧如薰负责的平虏城坚持死战,既不投降也不弃城逃跑,使得平虏城成为叛军占领区内一颗顽强不屈的钉子、明军日后反攻叛军的重要支点。萧如薰因此役而一战成名,成为明末名将。

李建业很有把握地道:“公玉兄,平虏城毕竟是边境军城,当地的条件还是比较艰苦的,你如果在这个时候支援萧参将一批钱粮物资、兵器军火,那可真是雪中送炭、患难见真情啊,既能让平虏城守军在接下来的战事中打得更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也能趁这个好机会结识萧参将这位英杰翘楚,扩大你在军中的人脉。”他在说最后这句话时意味深长地眨了眨眼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