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寨此时已有人口超过一万五千,战兵六千余人、技术人员近千人,剩下的过半是战兵和技术人员们的家属即老弱妇孺,整个山寨就像一台井然有序的大机器,除了婴孩儿童、年纪太大的、身体有伤病残疾的,所有人都要干活,战兵数量之多、比例之高,可谓“全民皆兵”,分为甲乙丙三等,甲等兵是最精锐的,不足千人,都是李家的老家丁和陆续吸纳的、符合条件的新成员,乙等兵和丙等兵都是新兵,区别就在于乙等兵已经跟甲等兵出去参加过袭击倭军的战斗,就算没亲手杀过倭兵,也见过血、感受过实战气氛,丙等兵没有这方面的经历,纯属“新兵蛋子”。这么多战兵,他们平时的任务就两个,一是严加刻苦操练,勤奋学习杀敌技能,二是修建加固山寨的防御工事。
李家寨养了这么多人,粮食问题自然不容忽视,刘企等人早有准备,提前囤积了大量粮食,又在山上广种玉米、番薯等农作物,还饲养了很多家禽家畜,加上搜集、缴获而来的,省吃俭用长久支持甚至做到自给自足不成问题。
武器装备方面,李家寨也准备得十分充分,冷兵器因为可持续使用,山寨又具备维修、自制能力,所以达到人手一件的地步,火器、弹药、火药等物因为新安军总部在战前的提供所以数量很可观,光是火枪手就有一千多人,至于滚木礌石、金汁石灰等物,更是非常充足,最大的不足之处是盔甲不多,因为盔甲造价太贵,所以李家寨制作了很多铁甲盾牌进行弥补。
李家寨虽然需要越多越好的人丁,但在招人时并非来者不拒,如果来者不拒,李家寨此时的人口数量怕是要翻上一倍了,李家寨只招收三种人,一是可成为战兵的青中壮年男子,二是有一技之长者,三是前二者的家属,如果不符合这个要求,李家寨是不收的,只会劝离,同时,李家寨也不养闲人和偷奸耍滑者。在过去的日子里,累计数百人被强行驱逐出李家寨,这些人有的是战斗队的新兵,在训练和劳动时怕苦怕累,装病找各种借口不参加训练和劳动,有的是明明身强力壮的青中壮年男子,但贪生怕死、没有勇气跟倭军战斗,找各种借口不肯加入战斗队,对这种只想躲在山寨里享受太平安全却不肯承担责任和义务的害群之马,刘企毫不留情地下令将其全家都赶出山寨。
当时的场面可谓催人泪下,被驱赶者跪地哭嚎、苦苦求饶、呼天抢地,表示自己已经知道错了,希望山寨再给一次机会,他们悔恨交加、真的知道怕了,山寨多好啊,有吃有喝还安全,就像一处世外桃源,外面则是兵荒马乱,随时可能碰到豺狼般的倭军,他们的家属特别是妇女和小孩,更是哭得令人为之心碎不忍,但刘企没有任何心软,他知道“慈不掌兵”,不严厉处罚这些人,山寨的规矩和战斗队的军纪就没办法立起来,所以被驱赶者都没有得到后悔的机会。
经过这番苦心经营和新安军总部提供的雄厚的人力、财力、武力等资源,李家寨此时已是一座大型山城据点,上山的几条主要通道都被修建了关卡、围墙、堡垒,环绕整个山寨都有围墙,实际上,山寨的围墙即寨墙跟城墙是两码事,部分地方是用砖石修建的,大部分地方是用沙袋、木材修建的,因为山寨建在半山腰,占据着极好的地利优势,所以寨墙无需像城墙那样修得太高,一二米就够了,敌军从山下攻上来,守军在山上本就具有高度差优势。
举起望远镜,刘企、唐仁槟、简熙佳看到兵临寨下的倭军既没有退去也没有发动进攻,而是埋锅造饭,军阵里炊烟袅袅,很显然,眼见时间将近中午,倭军打算先吃饱再发起攻击。
刘企收起望远镜,回头看向在各个战斗岗位上严阵以待的战兵们,不出他所料,大部分人的脸上既有愤慨、仇恨、凝重、专注,也有紧张、忐忑甚至畏惧。尽管早就等着这一天,但真亲眼看到几千倭兵大举杀来,大部分人还是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
举起一个铁皮大喇叭后,刘企声若洪钟地训话道:“你们中很多人曾亲身经历过倭军的祸害和残害,也有很多人从没见过倭军,可你们刚才都亲眼看到了!倭军是什么?就是一群披着人皮的野兽!畜生!看看山下的那些死去的老百姓吧,有小孩,有妇女,有老人,他们手无寸铁,对倭军造成不了任何威胁,但倭军在杀他们时连眼睛都不眨一下,还杀得很开心!为什么?因为他们是畜生!就跟虎豹豺狼一样!虎豹豺狼在吃人时会有怜悯之心吗?会因为对方是小孩、妇女、老人所以就不吃吗?不会!懂了吗?不要把倭军当**!他们就是野兽!我们在他们眼里就是猪羊!
野兽闯上门,怎么办?你们向野兽跪地求饶,野兽会放过你们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