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当第一次娄山关战役即将爆发时,夏华在天津坐船前往辽东和高丽上任他的辽东兵备道。
夏华乘坐的船是大明湾造船厂建造出的蜈蚣战船。当初,为准备明倭高丽战争,夏华在得到万历帝批准后成立了大明湾造船厂、开足马力地建造战船,首批建造二十艘蜈蚣战船,按照工程进度,这二十艘战船此时都未完工,主持造船厂事务的陈璘觉得战争都已经爆发了,新安军水师一艘新式战船也没有,未免太寒碜了点,所以他下令抽调另外十九艘战船的部分工匠、原材料等用于加快第一艘战船的工程,从而让另外十九艘战船的工期稍微延迟了一点,让第一艘战船提前完工了。
明军水师在嘉靖年间已彻底衰败,万历帝在位二十年里,明军水师一直处于半死不活、萎靡不振的状态,正好,明朝此时也没有来自海上的外患,倭寇已被荡平肃清,西方殖民者也对华夏鞭长莫及,所以明军水师得以长期躺平摆烂。不过,随着明倭战争爆发,明军水师不能继续游手好闲、无所事事了,整军练兵成了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虽说临阵磨枪有点晚,但总好过什么都不做。在确定大举出兵抗倭援高的战略方针后,明政府急急忙忙地着手整顿、扩建明军的水师,成立了“大明水军东海水师”、“大明水军南海水师”、“大明水军北海水师”这三支舰队,共同组成明朝海军力量。历史上,明政府在这时候成立的是“浙江水师”和“广东水师”,因为夏华向万历帝的进言,所以不但把水师舰队数量增为了三个,还改成了更加正规化和现代化的名字。
东海水师以苏浙二省水师为主体,负责拱卫华夏东海和黄海南部;
南海水师以粤闽二省水师为主体,负责拱卫华夏南海;
北海水师以冀鲁辽三省水师为主体,负责拱卫华夏渤海和黄海北部,还负责守护燕京、支援关外、在关外和内地之间进行海上运输等事务。
目前,北海水师还没影,还在组建中,东海水师和南海水师都有现成的,就是原明军在苏浙粤闽四省的水师老底子。东海水师总指挥是从西南边境战场上调回来的邓子龙,南海水师总指挥是陈璘,但陈璘官级比邓子龙高,邓子龙要服从陈璘的命令,另外,邓子龙担任南海水师总指挥并非正常升迁调任,而是戴罪立功,他先前在西南边境主持军务时因为处理部下矛盾不够公正周到导致部下发生叛乱继而被撤职查办,幸得上官说情,这才被重新启用。
简单地说,陈璘和邓子龙就是参加高丽战争的明军水师部队正副司-令。
陈邓二将统领的这支水师部队由原苏浙粤闽四省水师抽调大部分人员和船只组成——肯定要留守一些人员和船只防护本土沿海——船只数量不少,但战斗力不算太高,毕竟明军水师都衰败这么多年了,就算整顿和扩建,训练军士、打造战船等等都需要很长时间,不过,他们一时间不太需要跟倭军水师展开大规模交战,毕竟高丽南部海域有个李舜臣,足以挡住、牵制住倭军水师,令其既无心也无力窜入华夏领海兴风作浪,这使得渤海、黄海、东海目前都很安全,所以他们眼下的主要任务就是运输,运兵马、运粮草物资、运兵器军械…从西北战场被调去高丽战场的麻贵部、杨文部等明军部队基本上就是在天津等港口登上陈邓水师的船只前往高丽的。
“怎么样?不错吧?”陪同夏华上上下下地巡视了一遍这艘蜈蚣战船的杨江有点得意地道,“刘企从李舜臣那里要来了他跟倭军水师交手的实战经验、心得总结然后交给了我们,我们经过反复研究,哈,倭军的水师跟他们的陆师一样,火炮很少,他们的水战打法是先以火枪弓箭进行密集射击,然后冲撞敌船接舷强登和占领敌船,辅以投掷燃烧性火器焚烧敌船。真不知道这帮倭奴的脑子里在想什么,好啊,他们有火枪弓箭,我们有火炮,在百步距离上对轰吧,他们想冲撞我船接舷强登和占领我船,我船就一边后退与之保持距离一边继续使用火炮猛轰。”
夏华咧嘴一笑:“对,就这样打。武功那么疲弱的高丽出了个李舜臣就把倭军水师打得找不着北了,更何况是我们?”
杨江有点遗憾:“可惜啊,我们目前还不能开赴高丽南部海域痛打倭军水师,毕竟另外十九艘蜈蚣战船还没造好,只能搞海上运输。”
杨江原先是正六品的新安市舶司副提举,如今战争爆发,他自然迫不及待地投笔从戎、转文为武了,他眼下的军务职衔跟马千乘一个级别,从五品的操守、试千户,不过,马千乘是在陆军里,杨江是在水军里,顺便还兼任这艘已被他取名为“伏波号”的蜈蚣战船的舰长。
跟杨江一起投身水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