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明:开局万历找上门 > 第361节 军中只有一个是头

第361节 军中只有一个是头

个个都有自己的小团体,从而在李家寨内部形成了一个个派系。

这就好像梁山好汉大聚义,一百单八将号称不分彼此一家人,但内部也分为很多派系。李家寨情况与之类似,实力就是话语权,实力弱,话语权就低,实力强,话语权就高。实力不强的抗倭义军来到李家寨后,自然服从刘企的命令继而融入李家寨,实力强的就不一定了,如果领头的又“不甘居人之下”,情况就更复杂了。试想,如果有个抗倭义军首领带着几千人马来到李家寨,他会完全服从刘企的命令吗?他会不想着保持自己队伍的独立性吗?他会容忍刘企“动”他的队伍班底吗?

权栗就是这么一个人。

眼下的高丽都元-帅是金命元,原先历史上,下任高丽都元-帅就是权栗。权栗跟李舜臣一样,都是在这场战争中趁势而起的高丽大将。权栗此人,忠勇是忠勇,但粗暴、刚愎自用、急功近利,原先历史上的他在跟倭军的较量中打过一些胜仗,但也吃了不少败仗,总体而言,此人有勇少谋,谈不上名将,只因高丽将才凋零,矬子里面拔大个让他受到重用并步步高升。

权栗是名门望族出身,今年已经五十五岁了,他来到李家寨时,麾下足有两万多人马,这样的人,岂会心甘情愿地给刘企当部下?

没有任何悬念,权栗刚到李家寨就跟刘企发生了尖锐的冲突。

“李大人,你这是什么意思?”听完刘企说的对自己部队的整顿措施,权栗又惊又怒。

“没什么意思。”刘企淡淡地道,“为了抗倭。”

权栗愠恼道:“我带来两万多人,你居然要遣散掉足足一万六千多人?”

“是的。”刘企点头,“权大人,我仔细看了你的部队,大部分是老弱,这种兵丁待在军队里纯属滥竽充数,恕我直言,你的部队看起来有两万多人,声势浩大,其实中看不中用,兵法云‘兵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十万大军不如一万精兵,留着那些老弱兵丁不但没什么用,还会耗费粮食物资,得不偿失。”

权栗忍住火气:“那你又为什么要把我的部队全面打散掉?”

李家寨战斗队实行的兵制正是明国边军那套,十人为一甲,设甲长一名;五甲为一队,设管队和贴队各一名;十队为一把总,设把总一名;二把总为一千总,设千总一名。外来的抗倭义军想要加入李家寨,第一步是被严格甄别筛选,老弱兵丁一律遣散,只保留有家室的青中壮年男子,第二步是被全面打散、跟李家寨原先人马进行混编。比如新来了一千名义军兵丁,被甄别筛选后只剩下四百人,然后以“甲”为单位进行重新整编,新设立了若干个甲,每甲的十个军士里,甲长往往是李家寨原先战斗人员,另外九人里,五个是李家寨原先战斗人员,四个是新来的义军兵丁。这么做一来可以“以老带新”,快速提升新兵丁们的战斗力,二来可以避免新来的义军人员在李家寨内部形成独立派系,防止新成员“抱团”形成小团体。

此举的好处是一目了然的,“弊端”也一览无遗:那些抗倭义军的首脑的兵权被大大地削弱了,他们的老部下们先被遣散了一大批,然后被重新整编,接下来,他们虽然还能统领部队,但手下人已不全是原先的老部下了,有的还是他们的老部下,有的是李家寨原先战斗人员,有的是原别路抗倭义军成员,如此,他们的新部队不可能还像以前那样“只属于他们”。

面对权栗的质问,刘企的表情和语气仍然波澜不惊:“一支军队想要打胜仗,必须令行禁止,必须让指挥官在指挥部队时如臂使指,部下不能三心二意。权大人,你明白我的意思。”

权栗怒道:“你分明是想要吃掉我的部队!”

刘企哑然失笑:“权大人此话怎讲?我说了,这些措施都是为了提升部队的战斗力从而更好地抗倭,你如果觉得不对,可以有理有据地反驳我。再者,什么叫‘你的部队’?由你指挥的部队就是属于你的?是你的私人财产?此言实在不妥!你指挥的部队、我指挥的部队,都是高丽王军,都是属于王上的,都为高丽而战,绝非你我的私人军队。权大人对自己能否继续掌控老部队如此计较,莫非怀有什么私心?”

权栗大怒,他看了看四周,然后脸色铁青、咬牙道:“李尧臣!老夫的年龄可以做你的父亲,你的那点心思休想瞒过我!你不要在聪明人面前装糊涂,少说这些冠冕堂皇的漂亮话!你就是要吃掉我的部队!让我以后没法再指挥我的老部下!”

刘企微微一笑,既然对方打开了天窗,那他也说亮话了:“权大人,李家寨是我的地盘,李家寨的兵马就必须完全服从我一人的命令,因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