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明:开局万历找上门 > 第399节 汉城大战(1)

第399节 汉城大战(1)

兵,队伍里还有三百铁卫亲兵,一半是夏华自己的卫兵,另一半是李如松给他安排的李家的家丁私兵,这三百人不参战,他们在战场上就专门保护夏华,率领他们的是李建业和刘峰岭、张云。李如松知道夏华是“身娇肉贵的金枝玉叶”,万万不能在战场上有个闪失,万一夏驸马不幸为国捐躯了,他就算赢得这场汉城大战的胜利,万历帝也绝不会嘉奖他,还会严惩他。

毫无疑问,李如松和夏华带的这支诱饵部队是一支武装到牙齿的精兵,不但装备一流、战斗力极强,并且个个赤胆忠心、死命效力。李家的家丁私兵就不用多说了,三千女真骑兵也是一个道理,他们要是在战场上出工不出力,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再者,他们也没那么多小心思,他们满脑子只想着剁下一颗倭军首级就能得到三十两赏银的丰厚奖金,顶得上他们在关外的深山老林里捕鱼打猎采蘑菇好几年的收入了。

当李如松和夏华带的诱饵部队开出开城时,汉城的倭军也已经大举调动起来。倭军的目的十分明确:以优势兵力出城拦截包围聚歼李如松和夏华部,同时在野战中挡住明军援兵。为此,倭军分为六大部分:

左军为宇喜多秀家的第八军团一万一千兵力,负责全军左翼掩护和防御;

右军为小西行长的第一军团一万四五千兵力,负责全军右翼掩护和防御;

中军为小早川隆景的第六军团主力一万兵力和福岛正则的第五军团的一半一万二三千兵力,负责包围并聚歼李如松和夏华部;

后军为黑田长政的半个第三军团六千兵力,负责随时增援中军或左军或右军;

石田三成等三奉行的直属部队五千兵力驻守汉城;

前军为小早川隆景的第六军团一部五千兵力,负责率先与李如松和夏华部接战,边战边退,将其诱入倭军的包围圈。

倭军的前军即先头部队,统军的主将和先锋分别是小早川秀包和“东瀛两大绝世猛将”之一、“西国无双”立花宗茂,此二人关系极好,是结拜兄弟,在倭国内战中经常秤不离砣。

小早川秀包是小早川隆景的养子,也是小早川隆景的…弟弟。——华夏人:等等!不是养子吗?怎么又是弟弟?事情是这样的:小早川隆景是几十年前倭国的“西国第一智将”“东瀛战国谋神”毛利元就的第三个儿子…——华夏人:等等!小早川隆景既是毛利元就的儿子,他为啥不姓毛利却姓小早川?原因是这样的:倭人打了一百多年的内战,那些大名互相之间为了联姻结盟、拉扯关系、拉拢人心、送儿子当人质等等,还有自家宗族内部为了继承家业等等,过继子嗣、养干儿子、换儿子养、认爹、换爹现象非常频繁,改姓氏自然也非常频繁,不说别人,就说丰臣秀吉吧,出身贫寒的他早年连姓氏都没有,就叫日吉,后来娶了个武士之女才得到“木下”这个正经的姓氏,所以他最早的名字叫“木下秀吉”也叫“木下藤吉郎”,再后来,他投靠了别的有实力的人,又改姓羽柴、藤原,因此又叫“羽柴秀吉”、“藤原秀吉”,还叫“平秀吉”,再再后来,他混得有头有脸了,倭国天王赐了他“丰臣”这个姓氏,于是,他就正式叫丰臣秀吉了。总之就是这样了,君不见,倭国有点名气的大名、武将,哪个不是有好几个甚至十几个名字?姓氏也变来变去,让人迷糊摸不着头脑。原因和关系就是这么乱。

所以呢,有时候看到两个姓氏一样、名字也很像的倭人,别以为他们就是兄弟,他们可能在血缘上八竿子打不着,反之,有时候看到两个姓名风马牛不相及的倭人,别以为他们没有关系,他们可能是亲兄弟或亲父子。

小早川隆景是毛利元就的第三个儿子,毛利元就跟李成梁一样,有九个儿子,小早川秀包就是他的第九个儿子,令人钦佩的是,小早川秀包出生时,毛利元就已经七十岁高龄了,真是宝刀不老、金枪不倒。十二年后,小早川秀包十二岁了,他三哥小早川隆景已经五十岁,但仍然没有子嗣,庞大的家业眼看着无人继承,家臣们为他出谋划策:你把你九弟过继过来当养子吧,反正你们兄弟二人相差三十八岁。小早川隆景听了觉得有理,肥水不流外人田嘛,再说了,他和他九弟的爹已经死了八年了,没人能阻止他的别出心裁。就这样,小早川秀包从小早川隆景的九弟变成了小早川隆景的养子。——小早川秀包(黑人问号脸):什么情况?我哥哥成了我爸爸?我爸爸成了我爷爷?我从儿子辈降到了孙子辈?

虽然家里的爷爷、爸爸、哥哥辈分和关系有点乱,但小早川秀包在倭国内战期间还算表现出色、颇有战功,算得上一员良将,他的三哥兼养父小早川隆景也是把他当亲儿子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