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野增时也因为从未见过手榴弹而被一颗飞落到他脚下的手榴弹炸断了两腿继而因为大出血而哀嚎着死去。
夏华的马车边,刘峰岭和张云带着几十个掷弹兵挥汗如雨、不停地投掷着用火折子点燃引线的手榴弹,专往倭军人多自己人少的地方扔,一颗颗手榴弹飞扬而去怒绽开一团团霹雳火球,炸倒了一丛又一丛倭军。
“大人,咱们是不是有点胜之不武?”刘峰岭在扔完那个把小野镇幸炸趴下的手榴弹后,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问夏华。
“有道理!咱们这么做确实不讲武德啊!”夏华点点头,一本正经地道,“咱们有手榴弹,倭军却没有,不公平呀,这样吧,你把我们的手榴弹分出一半给倭军送过去,记得教会他们怎么用,接下来我们和倭军互扔手榴弹,就公平了。”
刘峰岭干笑两声,明智地闭上了嘴。
“那个立花宗茂不是什么‘东瀛第一猛将’吗?”张云遗憾不已地感叹,“就这么炸死实在太可惜了!我真想跟这厮一对一单挑,大战三百回合一决雌雄!看看这厮到底有多能打!”
夏华伸手狠狠地拍了张云的脑袋:“你丫的《三国演义》看多了吧?还一对一单挑大战三百回合?少看小说多看史书!古往今来的名将有几个在战场上跟敌将单挑的?白起跟赵括单挑了吗?韩信跟项羽单挑了吗?给我记住,兵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将不在于勇而在于谋!”
张云一边继续遗憾感叹一边老老实实地投掷手榴弹,他和刘峰岭被夏华安排干这事正是因为两人力大超群,能把这年头的手榴弹扔到三十步外。
立花宗茂真的要抓狂了,他今年不过二十五岁,但已身经百战,早在十一岁时就随其父出征上过战场,十七岁那年曾带着少数亲信不动声色地进入打算反叛的部下的营地突然出手斩杀要反叛的部下的领头二人,“余众皆被震慑而不敢动”,二十岁那年跟九州的岛津家交战,曾被岛津军包围在孤城里,但宁死不降、死战到底,让岛津家也深感敬佩…打了这么多的仗,立花宗茂第一次真正地感到棘手和失策,对方不但在装备、精神、战术等方面都跟倭军旗鼓相当甚至胜过一筹,还有手榴弹这种倭军没有的爆炸性火器,打法也有些“无赖”,前面的冷兵器手结阵列队,后面的掷弹兵越过冷兵器手的头顶,把手榴弹扔向倭军,倭军怎么进攻?
“兄长!”跟在立花宗茂身边的高桥统增悲愤痛苦地道,“强袭已难以奏效!立花家损失太惨重了!撤退吧!”
立花宗茂同样悲愤痛苦不已,他咬紧牙关:“就这样惨淡铩羽而归,立花家的荣耀岂不就此扫地?”他深深地吸口气,取下自己和高桥统增的头盔进行互换,“你带大部分人撤退!”
高桥统增大吃一惊:“兄长?”他认为立花宗茂是要让他撤退活命、自己却要决死拼命。
“你帮我吸引明军的注意力,我趁乱突击强袭!快!”立花宗茂的语气不容分说。
时间刻不容缓,立花宗茂来不及把他的想法和计划都说给高桥统增,他脑子不慢,已经察觉到明军是通过盔甲来识别己方的将领、军官、中高等武士的,他的盔甲特别是头盔确实太过于显眼,他让高桥统增戴上他的头盔、冒充他撤退共有三个目的,一是给高桥统增提供活命的机会,二是让高桥统增帮他吸引明军的注意力,为他提供突袭的机会,三是改变战术,明军守、倭军攻,无疑,倭军是吃亏的,在明军从容不迫的以守代攻中一批批地送死,反之,如果倭军撤退,明军必然追击,明军一追击,很多优势就被削弱了或者没有了,比如手榴弹,明军难不成一边追倭军一边扔手榴弹?
“公玉兄!你快看!倭军好像要跑了!”李建业凑到夏华身边示意道。
夏华一看,还真是,他没看别人,就看立花宗茂,毕竟对方的那套盔甲特别是那顶头盔实在太显眼了,比帅旗还更有标志性。
“大人!不能放跑了这个所谓的‘东瀛第一猛将’呀!”刘峰岭着急道。
“大人!我现在可以去追杀那厮了吗?”张云比刘峰岭更着急,他早就不想扔手榴弹了。
“去吧!去吧!”夏华从善如流地摆摆手,“注意安全,不要逞强。”他没想到立花宗茂居然跑了,既然对方跑了,那己方就没法稳坐钓鱼台地等着对方过来吃手榴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