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心疼,长宗我部家实力越弱,越有利于丰臣秀吉控制四国地区,再者,他是长宗我部元亲的上司,即便是长宗我部元亲部击杀了或擒获了李如松,功劳也会归于他。
以福岛正则的智商,高级的诡计,他玩不了,但这种低级的诡计,他还是玩得很顺溜的。
长宗我部元亲岂能不知福岛正则那点小心机?但他没有选择,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他只能无可奈何地就范。
风饕雪虐中,白茫茫的原野上,长宗我部元亲部的三千兵力顶风冒雪地一起扑向碧蹄馆,跟在他们后面的是由“丰臣四天王”之一户田胜隆率领的四千兵力,既是接下来投入作战的第二梯队,也是监督长宗我部元亲部的督战队。
进攻碧蹄馆的倭军都是步兵,最前面是上百辆车上安装有竹束、步楯、木幔的大型台车作为步兵们的活动掩体,然后是火枪手和弓箭手,最后是长矛兵等冷兵器手。阵阵口号声中,上千名被倭军强征而来、家人被倭军扣为人质的高丽壮丁累死累活地推动着台车前进,跟着台车的倭军火枪手、弓箭手、冷兵器手们小心翼翼地躲在台车后。在近至碧蹄馆二三百步时,马蹄声大作,数百名明军骑兵呼啸着从山丘上冲下来,飞雪走冰地直扑倭军。
“结阵防御!铁炮众、弓箭众,开火射箭!”长宗我部元亲部下心腹干将吉田政重一边嘶吼着指挥部队一边挥刀砍杀了几个惊慌失措想要逃跑的高丽壮丁。
“啪啪啪…”“嗖嗖嗖…”台车后的倭军火枪手们一起开火,弓箭手们也一起射箭,排排枪弹箭矢一起飞向来袭的明军骑兵群,由于射箭的倭军弓箭手都是步兵,所以用的都是弓力强劲的和弓,跟火枪一样能给明军造成很大威胁。冲下山丘的明军骑兵们没有过于靠近倭军,隔着百余步用骑铳、弓箭对倭军射击,骑铳枪弹打得倭军台车上木屑竹屑横飞乱溅,但没能打穿台车护盾,躲在后面的倭兵们毫发无损,至于弓箭,效果更差,明军骑兵们用的是弓力不够强的马弓,又不是近距离直射而是远距离抛射,加上风雪很大,所以射向倭军的箭要么偏得老远要么软趴趴无力。
双方打了一会儿,倭军几乎没有出现伤亡,明军则伤亡了数十人,眼看这样的对打完全讨不到便宜,明军骑兵们明智地撤回了山丘上。
看到这幕,倭军上下深感振奋,打野战,他们最害怕的就是明军的骑兵,眼见明军骑兵奈何不了自己,他们犹如吃下了定心丸。
“杀给给…”在军官们的带头和喝令下,倭兵们齐声呼喊着大步前进。
“冲上去,以台车为防护具,先用火枪弓箭对敌进行密集射击,最大限度地杀伤他们和给他们制造混乱,再趁机与之展开全面白刃近身战就可以了,毕竟骑兵只擅长在原野空地上奔驰冲杀却难以打这种山丘防御战,由上至下地冲过来进行突击只是自寻死路。”长宗我部元亲看着越来越近的碧蹄馆,心里稍微地放松了些,根据他得到的信息,李如松部原本只有三千余人,已在跟小早川秀包部的接触战中“死伤过半”,那么,李如松部现在的可战之兵满打满算也就一千多人,长宗我部元亲部有三千兵力,李如松部只有一千多兵力,虽然长宗我部元亲部都是步兵,李如松部都是骑兵,野地交战,三千步兵肯定打不过一千骑兵,但在山丘上交战,情况就要倒过来了。
长宗我部元亲虽然憎恨福岛正则拿他的部队当炮灰,但他并不认为接下来的战斗会多么艰难,“顶多有些难,但不会非常难”。
“元亲大人!”吉田政重忽然奔跑到长宗我部元亲身边,神色有些紧张忧虑地道,“明军已在山丘上构建了一道防御战线!”
“什么?怎么可能!”长宗我部元亲吃了一惊,“这么短的时间,明军怎么会构建起防御战线?还有,他们哪来的修建材料?”
在上前看清后,长宗我部元亲心头一沉,他看到山丘上的明军确实已构建起了一道防御战线,那是一道高约一米半、厚半米的低矮土墙,原料就是泥土。明军是怎么做的呢?砍伐树木、收割枯草,点起火堆、烧煮冰雪,用开水化开地面上的冬季冻土,挖掘出一条条战壕,挖出来的湿热泥土进行“趁热打铁”装进麻袋里堆垒成低矮土墙,寒风低温中,这些被开水化开的泥土在被塑造成土墙后迅速冻得就像混凝土一样结结实实,别说防箭,防弹都没问题。
长宗我部元亲立刻看出了明军用的这个临时筑墙法是怎么回事。话说倭国的武将军人们最喜欢看哪两本书呢?正是都来自华夏的《孙子兵法》和《三国演义》,前者被倭国武人们视为“至高无上的兵法秘籍宝典”,后者也被倭国武人们从中“学习华夏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