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明:开局万历找上门 > 第414节 空前的大捷(1)

第414节 空前的大捷(1)

“呼…”夏华长长地吐出一口淤积在胸中的浊气,整个人神清气爽,“此战大势已定矣!”

迎着凛凛的寒风和簌簌的雪花,夏华举起望远镜,他看到碧蹄馆山丘下的雪原野地上,天高云低、大地震颤,风雷滚滚、冰雾如洪,万马奔腾的明军犹如一条条怒龙驰骋着,正以犁庭扫穴、摧枯拉朽之势剿杀着已插翅难飞的倭军,参战的明军官兵们在对倭军形成合围后痛快淋漓地尽情使用手里的火炮、火枪、弓弩、长枪、长矛、马槊、腰刀、手榴弹、神机箭…把死亡和恐惧毫不吝啬地播撒给漫山遍野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东瀛倭奴们,犹如熊熊的燎原野火焚烧着枯木干草,一丛又一丛、一片又一片、一批又一批的倭军在明军风卷残云、鲸吞虎噬般的攻势中被消灭掉。参战中的明军官兵们放声呐喊呼吼着、放手大砍大杀着,用魂飞天外、肝胆俱裂的倭语哀嚎声谱写出了一曲属于华夏民族的壮丽、恢宏而灿烂的战争进行曲。

好一场大型聚歼战,真是气吞山河、彪炳史册,夏华的脑海里情不自禁地回荡起后世一位大伟人的名词: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蓦然间,夏华仿佛提前听到了历史上当明军打赢高丽战争后,东征部队班师回朝、午门献俘时,万历帝代表华夏发出的时代最强音——“我国家仁恩浩荡,恭顺者无困不援,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

“啊,我的祖国,我的华夏,你本就该屹立于世界之巅啊!”夏华心神炽热,他的眼里忍不住涌出热泪。

随着明军包围圈的完成,参加此战的倭军第八军团、第一军团、第六军团、第五军团的一半、半个第三军团尽皆成为被明高联军困在汉城北部野地上的瓮中之鳖,以上这几股倭军总计约五万九千人——包括小西行长的第一军团一万四五千人——血战了大半个白天,倭军已死伤超过一万三千人,可战之兵还剩四万五千多人,如果扣掉小西行长的第一军团,实际可战之兵还有三万多人。

参战的明高联军总计六万五千余兵力,包括四万五千余明军和两万余高丽军,已伤亡了约四千五百人,还有六万多可战之兵,不但在人数上超过倭军,还在士气、武器装备、精神意志、战斗力等方面超过倭军。协同作战的高丽军不完全是“凑数”的,在打顺风顺水仗时,高丽军还是比较积极卖力的。

更让宇喜多秀家、小早川隆景、黑田长政等倭将深深地感到绝望的是:开出汉城跟明军打野战的倭军严重缺粮,因为倭军认为此战只需一天甚至半天就打完了,所以没有携带太多粮草,倭兵们每人就携带了一两顿饭的军粮,眼看着夜幕即将降临,绝大部分倭兵连今天的晚饭都没有着落,更别说明天、后天…的了。于是,包围住倭军的明军甚至不需要亲自动手,靠围困也能饿死倭军。

冬天的夜晚本就来得比较早,特别是在风雪天,满天的厚厚乌云让天色在晚上五时左右就已完全一片漆黑,此时,明高联军已对倭军完成大包围并对倭军实施了多轮骑兵群冲杀和打退了倭军的多次突围,天黑后,明高联军停止主动攻击,全面转攻为守,因为夜间不利于进攻,明高联军也无需急着消灭被包围的倭军,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只需扎紧包围圈让倭军逃不了即可。

明高联军的防线上,篝火和火把密如繁星,吊在篝火上的大铁锅、大铁桶里煮着大米饭、肉菜汤,等待吃饭和吃饭的官兵们谈笑风生,欢声笑语阵阵,负责警戒和巡逻的官兵们手持火把,瞪大眼睛、握紧武器、严阵以待,全军两班倒轮换,休息的官兵们在睡觉时人不解甲、马不卸鞍,随时准备反杀试图突围的倭军;

明高联军的包围圈里,倭军凄惨无比,个个饥寒交迫、瑟瑟发抖,受伤未死的倭军因为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和稳妥周全的照顾,接连不断地因为失血过多、伤势加重、冻饿交加而死,还没死的倭军伤兵们发着疼痛煎熬难忍、此起彼伏的哀嚎声,就像鬼叫一样在风雪里回荡着,让其余倭军无不感到兔死狐悲,没受伤的倭军同样很不好过,这么冷的环境里,疲惫不堪的他们饥肠辘辘,没有热乎乎的食物下肚,既饿得头晕眼花、浑身无力,也导致身体热量不足、抵御不了寒冷,只能一群一群挤成一团以取暖。

“杀给给…”一批又一批倭军实在忍受不了这种坐以待毙的绝境,对明高联军的包围圈发动了垂死挣扎式的突围冲锋。

“杀奴!”吃饱喝足、体力充沛、准备充分的明高联军官兵们龙精虎猛地投入防御反击,杀得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