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明:开局万历找上门 > 第430节 丰臣秀吉想和谈了

第430节 丰臣秀吉想和谈了

冷静下来,又渐渐地感到心乱如麻,他冥思苦想,始终想不出能稳妥解决刘企的办法,只得看向金玉华,“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金玉华沉吟一下,回答道:“不如请夏大人出面调停,夏大人是殿下的结拜义弟,他的二夫人秦良玉将军曾在锦城大捷中跟李尧臣有过合作,关系很好,我觉得,夏大人可以充当这个调停人。反正李尧臣是不能杀的,杀了他一个会激起几万人造反,南部将会大乱,倭寇尚未退去,我国岂能爆发内乱?再者,全罗道毗邻庆尚道,万一叛军在狗急跳墙之下跟倭军勾结起来,如何是好?”

“是啊,是啊…”李昖满脸的沮丧和不甘。

“对付李尧臣,最好还是借刀杀人。”金玉华出主意道,“他是功臣、英雄,殿下不宜亲自对他下手,否则外界还以为殿下是宋高宗第二呢,倭乱不是还没结束吗?殿下可命令他在明军对庆尚道发起全面进攻时率领其部前去攻打倭寇,不管是赢是输,他的部队都会元气大伤,到时候再徐徐图之。李尧臣正是靠抗倭而名声鹊起的,殿下命他打倭寇是名正言顺的,他不得不从,他如果故意抗命不遵、消极避战、保存实力,那举国上下就会看清他的真面目。”

李昖点点头:“只能如此了。”

金玉华顿时在心里轻轻地松了一口气:好歹保住了李尧臣的命,要是没能办好这件事,夏大人肯定饶不了我。

当夏华从咸镜北道回来时,还没顾得上处理这件事就得到一份密报:丰臣秀吉派来了和谈使者,希望与明国朝廷议和谈判。

忠清道南中部,忠清道道府公州城,明高联军前敌总指挥部所在地。

“公玉啊,”李如松笑呵呵地接见从咸镜北道刚回来、没去汉城直接来公州的夏华,“你说丰臣秀吉的和谈是真是假?”

夏华笑道:“当然是假的了,缓兵之计嘛。”

“那我们…”

“这事不需要惊动皇上和朝廷,写份奏折向皇上报告一下就行了,其余的,我们自己处理就行了,放心,丰臣秀吉的这招已在皇上预料中,我们绝非擅作主张。”

“好。”李如松点点头,“那敷衍倭人的事就交给你了,奏折我来写。”

两人很愉快地商定好各自负责的事。

历史上的明倭高丽战争分为两个阶段,在两阶段之间,明倭展开了一系列的外交和谈,双方都试图和谈停战,明国方面是懒得继续为高丽耗费太多的兵马钱粮还有时间,毕竟西南爆发了杨应龙之乱,没工夫、没心思跟倭军在高丽战场上腻腻歪歪地打下去,本来,明军的计划是一口气从北向南平-推到底,速战速决,但推到汉城就推不动了,一是后勤运输补给困难,高丽本地又提供不了物资物力,二是退守高丽南部的倭军修建了大批倭式堡垒,据城死守跟明军打守城战、防御战,不打进攻战、野战,这年头攻城是很难、很费事费时费力的,上无敌大将军炮都没什么用,明高水师也没能在海上断绝倭军后路,只能对峙,但对峙就是比后勤消耗,明军补给线长达上千公里并且主要走陆路,倭军补给线只有几百公里并且主要走海路,还在高丽境内抢掠了大量的粮草物资,耗下去显然利于倭军不利于明军,明朝不想烧太多的钱,加上明朝也从未打算反攻倭国本土,所以在倭国方面有意和谈后,明朝就顺水推舟、借坡下驴了。

倭国这边,丰臣秀吉的和谈是半真半假的,他一方面贼心不死,还想卷土重来,和谈可以给他争取时间,另一方面,他也被明朝打怕了,有意见好就收,如果明朝的条件能满足他的要求,他就“凯旋收兵”,如果没有,他就孤注一掷地发动第二轮战争。

眼下,丰臣秀吉意图不变,谈成了,他就见好就收,谈崩了,他就接着打,贼不走空,就这么灰头土脸地认输,他实在不甘心,并且他已是骑虎难下。

在沈惟敬的陪同下,夏华见到了丰臣秀吉派来的外交使者。

一见面,夏华就笑了,对方也笑了,因为双方都是“老熟人”,丰臣秀吉派来两个使者,一个是小西行长的心腹亲信小西飞,另一个是小西行长的三弟小西行景,两人都是小西家的。

丰臣秀吉为啥会派小西行长的心腹亲信和弟弟充当和谈使者呢?一是因为小西家常年跟高丽、华夏做生意,所以小西行长、小西行景、小西飞都会说高丽语和汉语,二是在倭军九个军团里,战绩最“好”的就是小西行长的第一军团,丰臣秀吉觉得,必须派个打胜仗的将军的人充当使者,这样才能“镇得住”明国的人争取到更好的结果,派别人去实在没底气,败军之将不足言勇嘛。

必须承认,丰臣秀吉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