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拜义兄,“李尧臣”都半公开地武装对抗高丽朝廷了,李舜臣既是此贼的结拜义兄,说他是清白的、忠于国王和朝廷的,谁信啊?得知李舜臣“消极避战、敷衍了事”后,李昖、权栗对他愈发忌恨和憎恶,认为他此举分明就是“保存实力、拥兵自重甚至养寇自重”,进一步地坚定了除掉他的决心,不一定要他的命,但必须剥夺他的兵权。
刘企割据全罗道,拥有一支数万兵马的陆师部队,李舜臣掌控高丽军大部分水师部队,这对“贼兄弟俩”联起手来,危害可想而知,有李舜臣的水师,刘企的全罗道在海上就有了铜墙铁壁,并且他们对汉城的威胁也大大增加,陆上打不过来,保不齐会在海上绕路打过来,所以,李昖、权栗等人是非要剥夺李舜臣的水师兵权不可的。
权栗已经挑选好了取代李舜臣的人,此人名叫元均,早些年跟李舜臣一样在北方边境对抗女真人,倭军入侵前,他被调到庆尚道担任水军指挥官,但倭军打来后,他却临阵脱逃,本来,他的官职地位跟李舜臣差不多,但李舜臣受到柳成龙赏识,被破格提拔多级,这让他十分嫉妒和不满,李舜臣也很讨厌他。李舜臣为人温和儒雅,元均为人急躁鲁莽。得知权栗要用自己取代李舜臣后,元均大喜,立刻投靠了权栗并在权栗指使下不断地进谗中伤李舜臣。
眼下,李昖和权栗以“有跟反贼私通的嫌疑”为由,把李舜臣再度召回汉城,让他“接受调查”,严刑拷打是不大可能的,毕竟李舜臣有个“既实力强悍又无法无天”的结拜义弟,但软禁是没得跑了。一个将军,在“接受调查”期间,肯定不能继续领军了,只有“把问题查清楚了,确定是清白的”后才能继续领军。只是,李舜臣什么时候才能“把问题查清楚了,确定是清白的”?这就看李昖和权栗的心情了,他们一年不查清楚,一直宣布“还在调查中”,李舜臣就一年没法重回水师部队。这种官场上的手段是无需多言的。
说来可笑,李昖和权栗要对付的头号目标明明是“李尧臣”刘企,却特地避开他本人,对他的结拜义兄李舜臣下手,只找借口把李舜臣再度召回了汉城,却没找借口把刘企也再度召回汉城,原因很简单,李昖和权栗心知肚明:李舜臣是“老实人”,“李尧臣”可绝对不是。
江原道南部,与庆尚道接壤的一片崇山峻岭。
荒凉萧瑟的山林间,一支倭军正在山道上一路向北行进着。这支倭军人数不多,只有千余人,看上去不像战斗部队,倒像辎重运输部队,因为队伍里足有数百辆满载物资的马车、牛车,倭兵们数人一组地拖拉着、推动着这些车辆。
忽然,山道附近一个山坡上响起了一串刺耳的敲锣声,紧接着,山道两侧齐齐出现了很多人,这些人普遍穿着五花八门的高丽平民衣服,没有盔甲,手持粗糙简陋的兵器或各种农具,看起来非军非民、亦军亦民。
倭军为首者、黑田家“黑田八虎”之一黑田直之在看到这幕后,立刻命令队伍停下来,然后看向身边的翻译。
那翻译急忙用高丽语高喊道:“我们是黑田军!按照约定而来!我们没有敌意!是过来送东西给你们的!”
山坡上的高丽人里走出一个带头者,正是李梦鹤。
李梦鹤看向黑田直之,微微一笑,做出一个请的手势。
黑田直之只带了几名武士卫兵,大步地走向李梦鹤。
“带来多少东西?”在黑田直之过来后,李梦鹤问道。
“粮食一万石,”黑田直之回答道,“兵器三千件、盔甲五百套、铁炮五百支…后面还有一支运输队,马上也会过来。”
李梦鹤点点头:“很好。”他咧嘴一笑,“有了这些,一来,我就能更好地宣称我的部队在坚持抗倭、跟你们东瀛军激战并取得了多场胜仗,二来,我的实力就更强了,李昖的官军想消灭我就更没那么容易了,替我多谢黑田如水先生。”
黑田直之也咧嘴一笑:“我们也要感谢李将军你,因为你,李舜臣被解除兵权了,我军在海上的心腹大患被兵不血刃地除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