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明:开局万历找上门 > 第444节 春暖花开,烽烟重燃

第444节 春暖花开,烽烟重燃

再度反叛就是必然的事了,并且他的起兵日期还会提前很多天,明国皇帝和明国朝廷愈发需要对付杨应龙,那就更没心思和多余的军力在高丽与我东瀛军队交战了!好,好!”他感到神清气爽,淤积堵塞在他胸口的那团浊气一下子消失了一大半。

在明、高、倭三国各自的暗流涌动中,这个冬天渐渐地过去了,春回大地、草长莺飞。

眼见春暖花开,与倭军在忠清、庆尚二道交界处对峙的明军仍然不声不响、按兵不动、没有对倭军主动发起进攻,李昖、权栗等高丽君臣愈发坐不住了,他们多多少少已经知道“明倭正在暗中进行着和谈”,但又不知具体内情,所以庸人自扰、自作聪明地胡思乱想,认为明国不想打下去了,打算牺牲高丽来实现跟倭国的停战,从而十分惊惶恐惧。在反复研究后,李昖、权栗等高丽君臣认为:高丽想要不成为明倭和谈停战的牺牲品,就必须想方设法收复失地,让高丽境内不存在倭军,到时候,明国朝廷想让高丽割地求和也没理由,可怎么收复失地呢?明军按兵不动,高丽军既没法动——指挥权在明军的手里——也没实力、没胆子动,高丽军要是撇开明军独自进攻倭军,肯定会重蹈幸州山城惨败的覆辙,唯一的办法就是出动高丽水师,消灭倭军水师,完全取得制海权,断绝盘踞庆尚道的倭军的海上补给线,接下来,高丽军就算不打,饿也能饿死倭军,不战而胜。

觉得这是唯一致胜方案的李昖批准了权栗的计划,权栗随即命令已取代李舜臣的元均率领水师出战,但元均态度十分消极,口口声声不能出击,权栗大怒,当众用鞭子抽打元均,被打得跟孙子一样抱头嗷嗷叫的元均只得硬着头皮执行权栗的命令。

元均之所以态度消极不想出击,是因为他有“自知之明”,自他取代李舜臣走马上任后,他没有厉兵秣马、整军备战,而是天天忙着“清除李舜臣在高丽水师里的影响力”,李舜臣颁布的所有军法号令和诸项制度被他一股脑地废除了,那些实战经验丰富的李舜臣的老部下不是被他贬职就是被他找借口调出水师了,然后安插他的那些忠于他但根本不会打仗、既无军事才干也无实战经验的亲信,不仅如此,他本人还日夜沉迷酒色,甚至公然把自己的小妾带进军中居住,使得李舜臣苦心经营建立的高丽水师被搞得乌烟瘴气、人心浮动、战力锐减。

反观倭军水师,在战争前期吃了高丽军水师的大亏后一直积极摸索反制高丽军水师的战术并刻苦操练,铆足了力气想要报先前的一箭之仇,原先的水军总指挥九鬼嘉隆被“名将”藤堂高虎取代,藤堂高虎的两个副手加藤嘉明和胁坂安治都是“贱岳七本枪”成员,都是“名将”,可谓实力不俗。

四月十六日这天,高丽水师倾巢出动,试图攻打釜山,与以逸待劳的倭军水师大战于巨济岛漆川梁,双方刚一交战,掌握并利用风向水流优势的倭军便旗开得胜地击沉了高丽军三十多艘战船,元均吓得魂不附体,急忙下令撤退,原本处于进攻状态的高丽军战船队手忙脚乱地调头后撤,战船互相碰撞,全队一片大乱,倭军趁机发动全面进攻,犹如砍瓜切菜地痛击追歼高丽军战船队,战局从一开始就一边倒,大战一天半夜,高丽水师一败涂地,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损失战船近两百艘,元均及其副将崔湖都死于乱战,另一副将李亿祺在身陷重围后宁死不屈、跳海自杀,数千名高丽军水兵战死或落海后淹死,倭军伤亡损失则轻微得可以忽略不计,取得一场近乎完美的大胜,李舜臣呕心沥血建起的高丽军水师近乎全军覆没。

这场巨济岛漆川梁之战标志着倭军水师彻底地掌控了高丽海峡的制海权,原本能压制倭军水师的高丽军水师经此大败后一蹶不振,已不具备主动进攻倭军水师、跟倭军水师正面交战的实力。不包括刘企部,高丽军唯一的一支能打赢倭军的部队就这样被高丽君臣们自己断送掉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