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比自己的性命被别人拿捏在手里更让人不安的了,若说进入岛津军中的夏华镇定自若、气定神闲,那是不可能的,即便是诸葛亮,在对司马懿使出空城计时也肯定心神不宁、紧张忐忑,然而,内心再慌都不可表现出来,恰恰相反,必须表现得智珠在握、成竹在胸,绝不能暴露自己的“色厉内荏”,只有这样,才能“镇住场子”提升自己的活命概率。
在得到岛津义弘的回复后,夏华、秦良玉等人立刻带着百余名骑兵前往岛津军所在处,刘峰岭、张云、曲阳率领另外三四百人策马奔向别处吸引和干扰蒲生氏乡部的注意力,掩护夏华进入岛津军中。
“夫君,人太少了吧?”秦良玉心里很不安,“就带百余人?一旦那岛津义弘翻脸动手,如何是好?”
“我们就剩不到五百人,即便都带去,一旦岛津义弘翻脸动手,我们也打不过。”夏华看得很开,“带的少了,反而能震慑住岛津义弘。”
秦良玉叹口气:“不管怎么样,我都会全力保护夫君你的。”
夏华笑了笑:“真要死,我们夫妻死在一起。”
“呀!呀!呀!”一队倭军骑兵驰骋而来,为首二人一是岛津义弘次子岛津久保,一是郭建演。在靠近过来后,岛津久保对郭建演说了几句倭语,郭建演用汉语高声问道:“请问,夏大人在吗?”
夏华上前一步:“我便是夏华。”
岛津久保盯着夏华看了一下,然后略行一礼,又对郭建演说了几句倭语。
郭建演道:“夏大人,请随我们来,岛津家主正在等着您,一路都很安全。”
夏华颔首:“有劳带路。”
丰臣秀次想活捉或杀死夏华,无奈,他这个总大将能调动的部队只有他的第九军团和岛津义弘的第四军团,根据他的部署,蒲生氏乡率领两个军团的骑兵部队包抄夏华一行后路并对夏华一行进行搜索截杀,岛津义弘部在正面列成一字长蛇阵步步推进,配合蒲生氏乡部前后挤压夏华一行在这片小盆地里的活动空间。岛津义弘既决定庇护夏华,所以将其部调开一部分,在一字长蛇阵上打开一个缺口让夏华一行进入暂避,这种事肯定要派心腹亲信去做,所以他派的是他的二儿子岛津久保。
一二十分钟后,在一间灯火通明的军帐里,夏华见到了岛津义弘和几个岛津家的家将。
“夏大人,”看到夏华、秦良玉、赵炎、沈惟敬几人进来,岛津义弘呵呵一笑,“久仰。”
夏华也呵呵一笑:“岛津家主,今日一见,不胜荣幸。”
岛津义弘嘴上很客气,但他的屁股一直坐着,整个人没动,并且他和现场的几个岛津家的家将都是盔甲整齐、腰佩长刀,似乎随时会准备动手,眼神也隐隐不善,颇为虎视眈眈。
岛津义弘和小西行长是两种人,小西行长是商人出身的武将、大名,性格圆滑、懂得变通,岛津义弘是武将、大名世家出身的,属于“铁血军人”,须知,岛津家延续至今已有十七代,跟小西行长那种暴发户式武将、大名是两码事。在倭国,岛津家是个著名的刺儿头,本来都差点儿统一九州地方了,硬生生地被丰臣秀吉打断了霸业,尽管如此,丰臣秀吉只是通过综合实力压倒岛津家的,最后也没有对岛津家赶尽杀绝,为何?就因为岛津家“太能打”,让丰臣秀吉颇为忌惮。丰臣秀吉不敢对岛津家赶尽杀绝的原因跟他不敢对德川家康赶尽杀绝一样,非要那么做,就算能灭了岛津家、德川家康,丰臣秀吉也会付出很大的代价甚至得不偿失,所以不能把事情做绝了,打一顿后拉拢安抚就好。
简单地说,岛津家就像明国的杨应龙,明政府能灭掉杨应龙,但代价很大,所以能不动武就不动武,能拉拢安抚就拉拢安抚。
岛津义弘打仗确实有些本事,人称“鬼之岛津”,辅佐其父、其兄纵横九州地方的战事就不用多说了,历史上的高丽战争期间,他曾取得倭军为数很少的一场对战明军获胜的胜仗,就是泗川战役,不过,他赢得此战也是人品爆发、运气太好,此战中,他本来被明军压着打,没想到明军自己犯了重大低级错误,军中失火导致火药爆炸,他趁机击退了陷入混乱的明军,这场“大捷”够他回倭国后吹到死,也够倭人们把他吹上天了。
关原之战中,岛津义弘本要加入德川家康阵营,没想到他在率部打算进入一座被德川家康军队把守的城池时遭到对方拒绝,一怒之下,他加入了石田三成阵营,但在交战过程中一直坐山观虎斗,石田三成大败后,德川家康军队想要围剿他,他杀出一条血路逃回了老家。
由此可见,岛津义弘对什么阵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