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堂高虎被倭人吹嘘为“既精通陆战也精通水战的名将”,甚至有他的家臣肉麻地吹捧他为“东瀛的周瑜”,因为周瑜正是既擅长陆战也擅长水战,并且倭人狂热喜爱《三国演义》,对华夏历史三国时代最为熟悉了解,在打仗和取外号时都最爱效仿《三国演义》,毫无疑问,藤堂高虎的高度绝对没有那么高,他的“名将”头衔里水分很大,不过,他也绝非酒囊饭袋,还是有些手段的,毕竟倭人打了一百多年的内战,久病成良医,在军事上肯定不完全是庸才。
被丰臣秀吉委任为倭国水军新任主将后,藤堂高虎打出了漂亮的漆川梁大捷,但倭军之所以会取得这场海战的胜利,高丽军指挥官们的无能是最大的因素,对安装有火炮的敌船,倭军战船始终没有克制办法,唯一的办法就是安装上更多、更强的火炮,无奈,倭国的国情注定做不到这一点。藤堂高虎绞尽脑汁,最终想出了一条“非常手段”,他的头脑值得肯定。
眼下,明倭水军主力展开决战,倭军战船队冲在最前面的由来岛通総指挥的第一梯队充当了一个敢死队肉盾的角色,这正是藤堂高虎的“非常手段”,并且这一招已被部分倭军陆师部队在陆战中用过了。陆上,倭军最怕跟明军打野战,因为明军拥有大批骑兵,又装备能在马上连射开火的骑铳,明军骑兵部队呼啸着一边开火一边冲杀上来,倭军毫无招架之力,先前立花訚千代追杀夏华时,双方爆发骑兵战,立花军就是把一部分骑兵一字排开地安排在队伍前面冲向明军,人人一面铁甲盾牌,负责在前面硬扛明军的骑铳、用自己的命为后面的同伙争取时间和与敌短兵相接的机会。
这个战术在海上当然也能用,如果倭军战船队按照常规打法一批批地航行上前与明军战船队接战,就会一批批地被明军战船上的火炮击毁,纯粹是排队送人头的添油战术,所以,倭军战船队的第一梯队的战船不是普通战船,而是进行过专门的改装。
说是改装,其实办法很简单:这些倭军战船上战斗人员很少,甲板上和船舱里堆满了装满沙土的麻袋,还有倭军陆师普遍用的竹束、步楯等防具,从而极大地加强了这些战船的防御力和抗打击力,战斗中,这些战船冒着明军炮火硬冲上去,用自己的身躯帮后面的战船抵挡住明军炮火,为后面的战船争取到时间和接舷战的机会。这些战船因为把空间都节省给麻袋、防具了,所以战斗人员很少,没什么攻击力,但它们的任务就只是防御、硬扛、硬冲。
用沙袋防炮,这是倭军水师从倭军陆师那里学来的。
“只要第一梯队能掩护第二、第三梯队贴上去,缠住明军战船队,跟他们爆发全面的接舷战,我军就赢了!”指挥船上,藤堂高虎紧握双拳,死死地看着眼前的大雾。
倭军第一梯队的近百艘战船上,少数倭兵在甲板上、船楼上目不转睛地看着前方雾海,船舱里,倭语的喝骂声和高丽语的痛呼声、惨叫声、哀嚎声、哀求声、哭喊声响彻整个船舱,步入其中,可见一个个全副武装的倭兵一手持刀一手持鞭,不停地狠狠鞭打在划桨的高丽人。
“八嘎!快点!再快点!不准偷懒!”
“快!快!你们这些高丽猪!”
“谁不使出全力,死路一条!”
“你竟敢偷懒?”
“不!不!不!饶命,我真的没力气了…啊!”惨嚎声中,一个高丽人被倭兵一刀砍杀。
这些倭兵无不凶神恶煞、杀气腾腾,就像恶鬼一样狰狞可怖,不少人的身上溅满鲜血,手中倭刀鲜血淋漓,划桨的都是高丽人,这些倭兵负责监督他们。如果是自家人,监督力度肯定不会这么没人性,人毕竟是人,倭军则完全是把高丽人当成会说话的牲口,用死亡威逼高丽人拼命划桨开船,在这种恐怖中,绝对没哪个高丽人敢偷懒,动作慢下来、停顿下来的都是精疲力竭了,但倭兵们才不管这些,一旦见到所谓的“偷懒”,轻者用**狠狠地抽打,重者一刀砍上去。
划桨的高丽人们个个身上血迹斑斑、鞭痕累累、皮开肉绽,甲板上倒着一个个被倭兵杀死用于“杀一儆百”的高丽人,地面完全被鲜血染透了,空气里血腥味浓重刺鼻令人作呕。
对倭军来说,第一梯队这些战船都只是敢死队肉盾,十有八-九会损失掉,既会损失掉,那船上的人何必都是倭军自家人呢?如果都是倭兵,那第一梯队损失掉造成的倭军伤亡就会很大了,用高丽人充当划桨的苦力就是最理想的选择了,这些高丽人不但自身在死亡威逼下,他们住在陆地上的家人们也都在倭军手里,从而不得不拼命卖力。
藤堂高虎委任来岛通総为第一梯队的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