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明:开局万历找上门 > 第485节 对马岛之战(14)

第485节 对马岛之战(14)

口清理术和缝合术等先进医疗手段,如果没有这些,伤兵康复率将会更低。

明军伤亡了七百多人,数字不小,很大一个原因是藤堂高虎的“肉盾船”战术导致的,否则,明军就能一直发挥火炮优势,用火炮轰击靠上来的倭船,爆发接舷战的时间将会推迟,持续时间也会短很多,就不会有这么多明军官兵伤亡在白刃交加的接舷战中了,但是,倭军足足死伤了一万多人,是明军的十四倍多。

倭军死伤数量之所以会这么大,共有以下这些原因:

首先,在一开始的遭遇战中,杨江部打沉了倭军数十艘运输船,其中一半是运载倭军陆师人员的,这些倒霉到家的倭将倭兵都没有得到战斗的机会就下海喂鱼去了,此遭遇战中,杨江部光是斩首就获得三千多级,丧命的倭军水师陆师将兵肯定超过四千人,就占近一半了;

其次,接舷战中,倭军火力大不如明军,却被明军引诱得主动攻击,大雾遮挡了倭军视线,让倭军难以及时察觉自己上当、前面有危险了,结果一批接一批地跑上门来白白送死;

还有,很多倭军将兵都没有真正参战,都没见到明军的面,所乘的船只就被明军击毁、烧毁了,他们只能跳海逃生,结果都淹死了。这种死法让倭军死得又多又廉价,一船船全副武装的倭军,如果投入战斗,肯定能给明军造成伤亡,但他们都没机会投入战斗,船被打沉,全部落海成了落水狗,一身的勇武和狠劲还没发挥就这么草率地死掉了。

死于白刃战、被石弹砸死、被霰弹轰死、被枪弹射死、被铁球弹引起的大火浓烟烧死呛死、落海跳海淹死…这些死亡因素导致倭军死伤数量相当大。很值得一提的是,倭军的“死伤数字”基本上就等于“死亡数字”,因为明军才不会救助受伤没死的、在海上漂着没死的倭军,对抓活的没兴趣,看到死的,上前割了头,尸身丢进大海,看到活的,也上前割了头,尸身丢进大海。这场海战结束后,明军凯旋,海上全是没头的倭军尸体,场面十分惊悚瘆人。

通过这场大胜,明军消灭了一万多倭军,斩首七千多级——包括在一开始的遭遇战中斩首的三千多级——另有约三千具倭军尸体沉掉了或漂远了,让很多明军官兵为之扼腕长叹深感遗憾,毕竟那些尸体的脑袋一颗价值三十两,那么多银子就这么打水漂了。

除了明军和倭军,还有近千高丽人死在了这场海战中,正是那些被倭军强征来的苦力,另有千余命大被明军解救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