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明:开局万历找上门 > 第490节 倭军的脱身之策

第490节 倭军的脱身之策

尽管毛利辉元没把下半截话说出来,但现场众人都知道他要说什么。

死寂,死水般的寂静,一片鸦雀无声,每个人的脸上都是绝望的灰暗,都从彼此眼中看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

即便是加藤清正这种在战争初期极力支持丰臣秀吉的战争计划、认认真真地打算率军攻入明国的顶级顽固分子,此时也恐惧了,明倭交战一年多,通过高丽人的口,特别是了解明国的、去过明国的高丽人,加藤清正等原本对明国“不大清楚”的倭人总算明白他们想要挑战的是一个何等庞大、巨大的国家:东西纵横万-里,南北延绵也万-里,人口万万。越是明白,加藤清正等倭人越感到畏惧,还有极度的难堪,因为他们懂了,原来,他们就是寓言故事里的那只坐井观天的井底之蛙,他们挑战明国是不折不扣的不自量力、不知死活,事实把他们的脸打得火辣辣地痛。

一头狼,原以为目标是一只羊,靠近后才发现对方竟是一头斑斓猛虎,它岂能不感到恐惧?加藤清正虽然悍勇、狂妄、骄横,但他不是蠢猪,当他知道明国究竟是什么样的可怕存在后,他也变得畏畏缩缩起来了。

“三成大人,”小早川隆景看向石田三成,“我军囤积储备的粮草能维持多久?”倭军后勤事务正是石田三成、大谷吉继、增田长盛这三名奉行负责的。

石田三成轻叹一口气:“一个月吧!”

“怎么这么少?”小早川隆景等人惊诧不已,同时愈发感到惊慌。

石田三成苦笑一声。

盘踞高丽庆尚道境内的倭军的粮草物资来源自然只有两个,一是就地征集,二是来自倭国本土提供,后者占了大部分,前者只占少部分。倭军在庆尚道本地获得不了太多的粮食,造成这个现状的原因也不复杂:

首先,庆尚道多山地,这种地形适合倭军打防御战,但平原农田很少,农业基础薄弱;

其次,明军在高丽境内屯垦种田,倭军也这么做,但两者效果截然不同,因为高丽人是站在明军那边的,明军组织高丽人种田,高丽人全力配合和支持,倭军威逼、强迫高丽人为倭军种田,高丽人会卖力吗?倭军恨不得榨干高丽人,高丽人为倭军种田的话,绝大部分粮食收成都会被倭军强征走甚至一粒粮食都不留,高丽人哪来干活的动力?

第三,倭军在庆尚道的防御以山地、城镇为依托,山上、城里可不能种田,种田只能在山下、城外的野地上,倭军最怕在野地上跟明军交战,所以倭军不敢在野地上设立防线和军事据点,都龟缩在山上、城里,那么,明军骑兵部队在庆尚道的乡村、郊野是所向披靡的,不需要进攻倭军的山地防线和倭军据守的城池,就专门在乡村、郊野的农田里搞破坏,如此,倭军怎么安安心心种田?春天种下种子刚发芽,就被明军骑兵群过来一顿践踏,如果到秋天,明军骑兵群肯定过来放火;

第四,倭军一直没想过高丽海峡会被明军截断,所以从其本土向高丽运送兵马粮草时没有刻意地“多运送粮草物资”,在他们看来,前线的粮草物资要是不够了,就从本土调运,缺多少运多少,不着急,如今,高丽海峡被明军截断,倭军傻眼了,手里一下子没有余粮了;

第五,在过去的冬天里,天寒地冻,无法种粮,可倭军一整个冬天还是要每天吃饭的,所以消耗掉了大量粮食,粮仓里的粮食只有支出、没有补充。

以上诸多原因加起来,导致倭军囤积储备的粮草只能维持一个月。

现场所有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短短一个月后,他们就要饿肚子了,到时候,明军都不需要进攻,心平气和地等着他们都饿死就行了。

“我相信,太阁殿下得知此巨变后,”大谷吉继语气急切地道,“不会下令从本土继续派遣部队过来参战,只会下令我们速速突围撤回国内。我们不能干坐着等待太阁殿下的命令,高丽海峡已在明军手里,我们可能等不到太阁殿下的命令,所以,我们要抓紧时间展开行动!”

“怎么行动?怎么突围撤回国内?”福岛正则腾地站起身,烦躁得满脸都是要吃人的狰狞表情,“海路断绝了,我们插翅难飞!”他的狰狞是源于他内心的恐惧。

大谷吉继深深地吸口气,说出他的构想:“我们不是还有近百艘战船吗?高丽海峡夏季多雾,我想,像前几日的那场大雾应该还会出现,到时候,我们的战船队主动出港,在雾中擂鼓吹号,吸引明军战船队攻杀和追击,从而调虎离山,我们的运输船队趁机冲出去,横渡海峡,返回国内!”

大谷吉继为人谦和、做事认真,特别擅长后勤方面管理事务,身为丰臣秀吉任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